英國海外領地是現代英國尚存的 14 個海外領土,它們承載著大英帝國最后的榮光。曾經,大英帝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和殖民擴張,在全球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地體系。隨著時代變遷,眾多殖民地紛紛獨立,但這 14 個海外領地仍與英國保持著特殊關系。這些領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它們在經濟、政治等方面既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權,又在某些事務上依賴英國。如今,英國海外領地不僅是英國歷史的見證,也是研究殖民歷史、國際關系和地區發展的重要樣本,其未來走向也備受關注。
文章首發挑戰賽
英國曾經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巔峰時期擁有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但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各強國都元氣大傷,民族獨立浪潮迭起,世界殖民體系逐漸解體。二戰后,英國喪失了大部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英帝國就此沒落。如今,英國還擁有14個海外領土,總面積共約1,728,000平方公里,這一數字應該會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不過其中英屬南極領地并不被國際社會認可,而英屬南極領地的面積超170萬平方公里。除去英屬南極領地,英國的海外領土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公里。
現代英國領土
1.安圭拉
安圭拉位于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的北端,是火山堆積物形成的珊瑚島,面積96平方公里,首府瓦利。
1650年安圭拉淪為英國殖民地。1967年2月獲得擁有自治權的“聯系邦”地位,外交和防務由英政府掌管。1969年2月安圭拉單方面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3月英軍占領該島,將安圭拉置于英總督的直接管轄下。 1982年4月起,安圭拉改由總督管理。
島上主要種植水果和蔬菜,滿足島內需要。以曬鹽業和造船業為主。曬鹽業主要生產工業用鹽,另有一些魚蝦加工業。旅游業是安圭拉經濟的主體,游客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金融業規模小,但發展勢頭強勁。
安圭拉旗幟
安圭拉
2.英屬維爾京群島
英屬維爾京群島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背風群島的北端,與美屬維爾京群島毗鄰,面積153平方公里,首府羅德城。
1493年哥倫布發現了該群島,命名為“處女群島”。西班牙帝國在16世紀初期占領了群島。1648年荷蘭占據托土拉島。1672年英國奪取托土拉島。1683年英國又奪得阿內加達島和處女戈達島。之后英國一直占據著這些島嶼。1960年英屬維爾京群島得以自立。
當地主要種植水果、蔬菜和甘蔗。水果和蔬菜供國內消費并出口美屬維爾京,甘蔗主要用于釀造朗姆酒。制造業規模較小,主要生產朗姆酒、旅游品、書籍和建材等。旅游業是最重要的經濟部門和發展計劃的基礎,游客主要來自美國。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業是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
英屬維爾京群島旗幟
英屬維爾京群島
3.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島的一塊海外屬地,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面積264平方公里,首府喬治敦。
1503年哥倫布發現了該群島并命名為龜島。1586年英國航海家法蘭西斯·德瑞克到達該島并命名為開曼群島。1670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歸牙買加總督管轄。1962年牙買加獨立后,轉成英國直屬殖民地。
開曼群島是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并是著名的潛水勝地,金融服務業和旅游業是其支柱經濟。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燃料和食品,主要出口魚類和花卉。
開曼群島旗幟
開曼群島
4.蒙特塞拉特
蒙特塞拉特是英國的海外領土,位于西印度群島中背風群島南部的火山島,島上有三座主要的火山,面積102平方公里,首府布萊茲。
1493年哥倫布到達此島。1632年淪為英國殖民地,后曾兩次被法國占領。1783年再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871年~1956年為背風群島聯邦殖民地的一部分。1958年~1962年為“西印度聯邦”成員。1967年1月舉行公民投票,仍繼續為英屬殖民地。
蒙特塞拉特島的可耕地較少,主要種植棉花、土豆、紅薯、辣椒、熱帶水果和蔬菜等。工業規模較小,主要生產輕工產品,如電子零件、塑料袋、皮制品等。旅游業是經濟的重要部門,游客主要來自北美。通訊業和金融業發展迅速,正逐漸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蒙特塞拉特旗幟
蒙特塞拉特
5.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是位于北美洲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英屬西印度島群,由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的40個小島組成,其中8個島有常住居民,面積430平方公里,首府科伯恩城。
1512年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龐塞·德萊昂到達該群島。最初群島屬巴哈馬政府管轄,1874年并入牙買加的殖民地。1959年成立獨立政府,但1962年又成為皇家殖民地,至今仍由英國統治。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的農業規模很小,種植少量玉米、豆類、熱帶水果和蔬菜。漁業是重要經濟部門,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螺養殖場,漁業產品是主要出口產品。政府重視發展旅游業,旅游業是財政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年來金融服務業發展較快,成為主要經濟部門。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旗幟
特克斯群島
6.百慕大群島
百慕大群島位于北大西洋,由7個主島及150余個小島和礁群組成,呈魚鉤狀分布,僅20個島有居民,面積71.7平方公里,首府哈密爾頓。
百慕大被認為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喬安·費爾南德斯·倫德羅于1503年發現的。然而,他并沒有登陸上島,而是將其記錄在航海日志中。1609年,一艘名為“西班牙的命運號”的英國船只在前往維吉尼亞殖民地的途中遭遇風暴,漂流到了百慕大。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在島上定居并建立了一個定居點,這標志著百慕大的歐洲永久定居的開始。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百慕大經歷了一系列的殖民規劃和政治變動。百慕大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并在1612年成為了一個英國公司的直接領導下的殖民地。直到1684年,百慕大成為了英國王室的殖民地,并保持了這種地位直到20世紀初。
百慕大群島上主要種植蔬菜、柑桔、香蕉等,80%食品靠進口,奶、蛋基本自給。百慕大群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境外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保險業相當發達,約占世界意外險種再投保量的1/3。
百慕大群島旗幟
百慕大群島
7.英屬印度洋領地
英屬印度洋領地是在印度洋中部的英國海外領地,包含島嶼、礁盤、暗沙等,其中島嶼總稱查戈斯群島,包括總數達2,300個大大小小的熱帶島嶼,面積約60平方公里。
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發現了查戈斯群島。十八世紀法國聲稱推有該島的主權,并且并為毛里求斯的屬地。1810年英國占領了毛里求斯。1965年英國將查戈斯群島從毛里求斯分割出來。同年11月8日正式將該島和塞舌爾的亞達伯拉、法夸爾群島及德羅什成立為英屬印度洋領地。
1966年英國政府收購了原本屬于私營的椰樹種植園,然后將之關閉,并將該島的人民趕走。在1971年,美國和英國簽署了一項合約,給予美國在該島建設軍事基地。1976年6月23日由于塞舌爾的獨立,英國將亞達伯拉、法夸爾群島及德羅什回歸給塞舌爾。故此,英屬印度洋領地就只由查戈斯群島等6個主要島嶼組成。
英屬印度洋領地旗幟
查戈斯群島
8.皮特凱恩群島
皮特凱恩群島位于太平洋中南部、波利尼西亞群島東南部,由4座島嶼組成,面積47平方公里,是英國在太平洋地區所剩下的最后一塊海外領地,首府亞當斯敦。
葡萄牙探險家奎洛斯最早發現該群島。1767年英國人菲利普·卡特萊特重新發現該群島。1838年并入英國。1887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898年受英國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管轄。1952年行政權轉歸英屬斐濟殖民地總督。1964年成立地方政府,皮特凱恩群島成為英國海外領地。1970年斐濟獨立后,英國駐新西蘭高級專員兼任皮特凱恩群島總督。
皮特凱恩群島主要種植水果、蔬菜和薯類,家庭捕魚和飼養家禽較為普遍。工業以郵票和手工藝品制造為主。出口水果、蔬菜和古玩,進口燃料、機械、建材、面粉、糖和其他食品。
皮特凱恩群島旗幟
皮特凱恩群島
9.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是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城市和港口,位于直布羅陀海峽東端的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南對西班牙的北非屬地休達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羅陀海峽長90公里,寬12公里至43公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
1501年直布羅陀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英國和荷蘭參戰。1713年交戰雙方簽訂烏德勒支和約,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1830年直布羅陀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主要海軍基地。然而西班牙從未放棄收復直布羅陀的要求,一直聲稱擁有直布羅陀主權。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加快直布羅陀非殖民化”。英國拒絕談判,并推行直布羅陀“自治”。1967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舉行了歸屬問題的公民投票,當地大多數居民贊成直布羅陀繼續歸屬英國。1969年直布羅陀議會通過新憲法,宣稱直布羅陀是“是英國的一部分”,在“沒有完全充分表達民意的公民投票的情況下,直布羅陀不應交給他國”。西班牙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對直布羅陀進行封鎖。1981年英國授予直布羅陀居民完全的英國國籍,使西英爭端更為復雜。1985年2月西班牙政府宣布開放直布羅陀邊境及西本土與直布羅陀的陸海通道,英國則宣布給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工作、居住和購買房地產的權利。此后,英國與西班牙就直布羅陀問題進行了多次會談,但至今這一問題仍未解決。
直布羅陀的經濟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其中以金融和旅游業為最重要,不少英國銀行和國際銀行在當地設有辦事處,直布羅陀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直布羅陀旗幟
直布羅陀
10.圣赫勒拿島
圣赫勒拿島是南大西洋中的一個火山島,隸屬于英國,面積121平方公里,首府詹姆斯敦。
1502年葡萄牙人到此,命其名為圣赫勒拿。1513年起先后為葡萄牙、荷蘭領地。1659年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1815~1821年,拿破侖一世曾被放逐并逝世于此。1834年起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圣赫勒拿島的耕地及可造林地不到島面積的1/3,主要農作物為馬鈴薯、玉米和蔬菜,也飼養綿羊、山羊、牛和豬。環島海上有捕魚業,主要捕撈金槍魚。島上無礦藏,基本上無工業,有些本地出產的木材用于建筑以及制造精致的木制品和家具。
圣赫勒拿島旗幟
圣赫勒拿島
11.福克蘭群島
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位于南大西洋,整個群島包括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面積12,200平方公里,首府斯坦利。
1592年,渴望號上的英國航海家戴維斯可能是第一個看到馬爾維納斯的人。但是荷蘭人威爾德卻無可爭議地于1600年左右看到它們。1767年西班牙控制了群島。1816年宣布脫離西班牙而獨立的阿根廷于1820年宣稱對馬爾維納斯群島擁有主權。1833年英國驅逐了島上的阿根廷人。1892年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二戰后英阿雙方在聯合國的調解下就群島問題進行會談,但未能解決該問題。1982年馬島戰爭爆發,阿根廷戰敗。2013年3月英國組織馬島公投,結果表明98%的人支持馬島繼續作為英國海外自治領土。阿根廷政府對公投持蔑視立場,指責這場公投是非法的。
除了斯坦利港外,兩主要島嶼的全部土地都用于牧羊。群島以牧羊為主,附近海域捕魚為輔。群島主要出口產品為羊毛、皮革;進口日用必需品和各類生產資料。
福克蘭群島旗幟
福克蘭群島
12.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位于南大西洋,由一連串既偏遠且荒涼的島嶼組成,其中包括南喬治亞以及南桑威奇群島,面積3,903平方公里。
1775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科克到達無人居住的南喬治亞島,宣布它為英國所有。1833年英國占領了福克蘭群島。1908年英國擴大了這一領地,對包括今天英屬南極領地、英屬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在內的地區聲稱主權。1927年和1948年,阿根廷正式向南喬治亞島提出主權要求。1955年,英國單方面將此主權糾紛提交國際法庭處理,但由于阿根廷的堅決反對,國際法庭決定不予受理。1976年阿根廷不顧英國反對,占領其中的圖勒島,1982年3月19日,50個阿根廷人登陸南喬治亞島并升起阿根廷國旗,一個多月后又被英國奪回。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旗幟
南喬治亞島
13.塞浦路斯英屬基地區
塞浦路斯英屬基地區是兩個位于地中海東端、塞浦路斯島上的英國軍事基地,分別位于該島南端的亞克羅提利和東南角的德凱利亞。
英屬基地區是一種英國在海外擁有的特殊軍事基地單位,與其他國家的海外基地大都是采用與當地政府合作或租借場地的方式不同,英屬基地區的土地主權屬于英國,是英國的境外領地中之一種。英屬基地區的發生起源于殖民時代,英國在其海外殖民地先建立了軍事基地之后,再由于殖民地獨立建國而變成一孤立區域。在塞浦路斯,英國共建立了兩個像這樣的基地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1960年塞浦路斯獨立建國時,英國保留了這兩小塊軍事基地的領土沒有讓其一起獨立,英國一共有約3,500人的部隊長期駐留在塞浦路斯島上。
14.英屬南極領地
英屬南極領地是位于南極洲從南極點到南緯60°,西經20°和80°之間的區域,包括南極半島、龍尼冰架、威德爾海、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但國際社會并未認可。根據《南極條約》,南極洲永遠專用于和平目的和不成為國際糾紛的場所或對象。
英國在從1833年以來在南大西洋就持續在這一地區存在,當時英國非法占領了福克蘭群島。1908年英國擴大了這一領地對包括今天所謂英屬南極領地在內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后來又有許多國家開始在南極立界聲稱主權 。1950年代,各國開始談判設立一項條約將這一地區非軍事化并保證南極洲只用于和平科研目的,條約在1961年獲得通過。因此英國基本上將所有軍事力量撤出南極地區。只有法國、挪威、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在南極州有領土要求,承認英屬南極領地。
英屬南極領地旗幟
英屬南極領地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