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眾多土雞品種中,海南文昌雞可謂聲名遠揚。它是極具代表性的地方土雞品種,在海南飲食文化里占據著重要地位。文昌雞體型方圓,腳脛細短,皮薄滑爽,肉質肥美。獨特的養殖環境賦予了它別樣的風味,文昌當地自然條件優越,雞在生長過程中能自由覓食,食用各種谷物、蟲子等天然食物。文昌雞不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海南旅游文化的一張名片,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品嘗,感受其獨特魅力,也成為了解海南風土人情的一個重要窗口。
文昌雞( Wenchang chicken)屬肉用型地方品種。文昌雞原產地為海南省文昌市,中心產區為文昌市的潭牛鎮、錦山鎮、文城鎮和寶芳鎮,在海南省各地均有分布。
一、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文昌市位于北緯19o20’~20o10’、東經110o28’~111o03’,地處海南省東北部,屬于低丘臺地平原地帶,地勢由西南內陸向東北沿海傾斜,平均海拔42.5m。年平均氣溫23.9℃,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0.3℃;全年無霜凍。年降水量1529~1948mm,年平均日照時數1953h。屬熱帶季風島嶼型氣候。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及油料作物等。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一)品種形成
文昌雞形成歷史悠久,早在清代(1600—1700年)由福建、廣東地區移民帶入。在文昌特定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條件下,經當地群眾長期選育而成。清代《嶺南雜事詩抄》一書中記載有:“文昌縣屬有一種雞牝,而若牡肉,味最美”。在產區,每逢節日或招待來客時,歷來有“無雞不成席”之說。
(二)群體數量及變化情況
文昌雞飼養量1995年約795萬只,2000年約1159萬只,2005年約5050萬只。
三、品種特征和性能
(一)體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文昌雞體型緊湊、勻稱,呈楔形。羽色有黃、白、黑色和蘆花等。頭小,喙短而彎曲,呈淡黃色或淺灰色。單冠直立,冠齒6~8個。冠、肉髯呈紅色。耳葉以紅色居多,少數呈白色。虹彩呈橘黃色。皮膚呈白色或淺黃色。脛呈黃色。
公雞羽毛呈棗紅色,頸部有金黃色環狀羽毛帶,主、副翼羽呈棗紅色或暗綠色,尾羽呈黑色,并帶有墨綠色光澤。母雞羽毛多呈黃褐色,部分個體背部呈淺麻花,胸部羽毛呈白色,翼羽有黑色斑紋。少數雞頸部有環狀黑斑羽帶。雛雞絨毛顏色較雜,其中以淡黃色居多,少數頭部或背部帶有青黑色條紋。
2.體重和體尺 文昌雞成年雞體重和體尺見表1。
(二)生產性能
1.肉用性能 文昌雞生長期不同階段體重見表2,屠宰性能見表3,肌肉主要化學成分見表4。
2.蛋品質 文昌雞蛋品質測定結果見表5。
3.繁殖性能 據2006年海南羅牛山文昌雞育種有限公司統計,文昌雞平均120~126日齡開產,500日齡產蛋數120~150個。種蛋受精率94.2%,受精蛋孵化率94.9%。平養條件下母雞就巢性較強,籠養條件下就巢性約2.3%。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保種方式
采用保種場保護。2002年海口農工貿(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在文昌市潭牛鎮建立了10萬只規模的海南羅牛山文昌雞育種有限公司,承擔文昌雞的保種任務。文昌雞2006年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二)選育利用
1994年開始對文昌雞進行選育,1997年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文昌市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海南榕籽文昌雞養殖有限公司三個單位合作,共同開展文昌雞的選育,共進行了九個世代的選育工作,建立了180個家系。文昌雞保種場自2002年成立以來,已進行了四個世代的系統選育工作。
五、品種評價
文昌雞覓食能力強、耐粗飼、耐熱、早熟,且肉質鮮嫩、肉香濃郁,特別是屠體皮膚薄、毛孔細,肌內脂肪含量高,皮下脂肪含量適中。但該品種雞毛色較雜、飼料轉化比低、個體間差異較大,今后應加強本品種選育,提高遺傳穩定性和群體均勻度。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