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生活中,籍貫和戶口所在地是兩個常被提及卻易混淆的概念。籍貫,是指祖居地或原籍,它更多承載著家族的歷史與根源信息,一般是固定不變的,代表著家族血脈的傳承。而戶口所在地,是指個人戶籍所在的地區,會隨著個人遷移戶口等行為發生改變。了解二者區別,不僅能避免信息填寫錯誤,還能更好地理解自身與地域的關系。
1、通俗的講,籍貫是指你的老家(家鄉);而戶籍所在地是說你現在戶口在哪里,就是歸哪里的派出所管。
2、詳細的講,籍貫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來籍貫。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后,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3、戶籍所在地是指我國居民戶口簿登記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時其父母戶口登記地方,通常是家庭戶口簿上的戶口所在地。但由于搬遷、上學、工作等原因,本人戶口會遷移到單位、學校等,這時戶籍所在地就發生了變更,以戶口遷移的新地址為戶籍所在地。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