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發霉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那么食物發霉到底是什么菌在作祟呢?當食物處于適宜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下,就容易滋生各種微生物導致發霉。常見的霉菌有青霉菌、曲霉菌和根霉菌等。青霉菌在許多食物上都可能出現,它常常呈現出綠色或藍綠色的絨毛狀。曲霉菌有多種顏色,如黑色、黃色等,在糧食、堅果等食物中較為常見。根霉菌通常在饅頭、面包等面食上容易看到,外觀毛茸茸的。了解食物發霉是什么菌,不僅能讓我們對食品安全有更清晰的認識,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儲存食物,避免食物發霉變質。
為了身體健康,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妥善保存,最好是放冰箱里冷藏,不然食物是很容易變質的。一旦變質,就最好全部不要吃,即使是看不見長霉的地方一般也是被霉菌的菌絲污染到了的。我們常知道的霉菌之一有黃曲霉素,這種是有一定的致癌性的。
許多霉菌會引起食物發霉,包括青霉菌,白霉菌,毛霉菌,根霉,赭霉菌,黃曲霉等。一旦食物被霉菌污染,不僅顏色和味道都會改變,而且營養成分也會被破壞。如果繼續食用,進入人體后可能會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甚至癌癥。
最危險的是黃曲霉,它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其毒性比硝胺高75倍,比砷強68倍,比氰化鉀強10倍。如果服用小劑量,會引起慢性中毒,特別是對肝臟的損害;如果大劑量服用,可能會引起急性中毒。
黃曲霉毒素具有劇毒,致癌性和耐熱性。通常,洗滌和烹飪對其影響不大。它是世界公認的肝癌因素之一。
像糧油食品中最常見,例如大米,花生,玉米,小麥,肉,奶和奶制品以及水產品。
不能再吃了。因為我們看到的“霉菌”是霉菌菌絲的完全發育部分,實際上,在附近沒有“毛茸茸”的地方,還有許多霉菌是肉眼看不見的。
此外,霉菌產生的毒素會在食物中傳播,傳播的程度與霉菌的質地,含水量和嚴重程度有關。
因此,沒有霉菌的發霉食品可能已被霉菌和毒素污染,無法用肉眼辨別。 最安全,最可靠的選擇就是扔掉它!
發霉的東西如果是偶爾吃一次是沒什么的,偶爾吃發霉的東西會引發腸胃炎,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群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治療后會緩解。但是如果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因為發霉的東西含有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