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表達和專業領域中,“間歇性”與“間接性”這兩個詞雖讀音相近,但含義卻有顯著差別。很多人容易將它們混淆,然而準確理解二者的意思十分重要。“間歇性”主要強調動作、現象等的發作具有周期性,會時斷時續,并非持續不斷,有一定的間隔規律;而“間接性”側重于描述事物之間的聯系并非直接,是通過中間環節產生關聯。了解它們的準確含義,不僅有助于我們在語言交流里精準表達,在醫學、科學等領域也有實際意義。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剖析這兩個詞的具體含義和應用場景。
1、間歇性:就是中間休息了一段時間,停止了一些時日的意思。
2、間接性:不直接性,不直接反映。與直接性相反。例子:不想吃苦瓜,但是媽媽想吃。這時候說:“弟弟想吃,讓給弟弟吃。”這就是間接性的表達。
3、間接溝通(Indirectcommunication),根據溝通是否需要第三者傳遞,可劃分直接溝通和間接溝通。間接溝通是指人們通過中間人或借助中介技術手段(如書信、電話等個人媒介和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介)而進行的相互溝通。
4、在人類社會之初,由于中介手段的局限,直接溝通占據人類溝通的全部,伴隨社會的發展,間接溝通比重正逐步上升。直接溝通與間接溝通各有優勢,直接溝通方便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而間接溝通則能發揮方便、快捷的優勢。
5、現代中國社會拋棄了舊社會許多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和虛偽客套,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的說話,要求在有禮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當地交流思想。漢語崇尚直質、忌晦澀,倡導明白曉暢、開宗明義與中國歷史上文人畏于文字之嫌而株連很有關系。
6、這里似乎不僅是個語言問題,當然與我國近幾十年來提倡大眾化的宣傳出版政策也有關系。操漢語的人口覆蓋面極為遼闊,人數眾多,但教育水平很不齊。這是漢語語言特別是書面語宜顯不宜隱、宜直不宜曲、宜明不宜暗的極其重要的歷史,也是現實的事實依據。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