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張飛、關羽,皆為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劉備,蜀漢開國皇帝,以仁德著稱,心懷興復漢室的壯志,在亂世中廣納賢才,不懈奮斗。張飛,勇猛無畏,作戰時勢如破竹,其粗中有細的性格也令人印象深刻。關羽,義薄云天,武藝高強,“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事跡更是流傳千古。他們三人桃園結義,情同手足,在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舞臺上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兄弟情誼與英雄傳奇。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他們的個人資料。
1、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謚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貴州全部,陜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終年63歲,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關羽:(?-220年),字云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關羽去世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3、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云掃蕩西川時,于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于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后被范強、張達刺殺。后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于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