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這句詩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動人的魅力。它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以獨特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孤寂又漫長的畫面。在那靜謐的夜晚,遲緩的鐘鼓聲回蕩,仿佛時間也變得漫長難熬;而明亮的星河閃爍,直至快要迎來黎明。此句不僅勾勒出了夜晚的靜謐與清冷,更蘊含著深沉的情感。究竟詩人在寫下這句詩時有著怎樣的心境,這句詩背后又藏著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其確切解釋。
1、“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的意思是:細數遲遲鐘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2、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3、《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陜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4、賞析: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 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