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句古語短短幾字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社會中,很多人都在追尋成功的道路上逐漸迷失自我,而這句話正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它強調了堅守自己的志向與原則,不輕易為外界的誘惑、壓力所動搖,始終保持自身的尊嚴與品格。那么,這句經典之言究竟該如何精準解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剖析,探尋其中所蘊含的古人智慧,以及其對我們現代生活的重要啟示。
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解釋為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
2、原文:《論語·微子》: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③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
3、譯文:古今被遺落的賢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齊吧?”又說:“柳下惠、少連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沒了自己的身份;但他們言語合乎法度,行為合乎思慮。他們不過如此罷了。”又說:“虞仲、夷逸避世隱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棄官合乎權變。我則跟這些人都不同,沒有什么是非這樣不可的,也沒有什么是非不這樣不可的。”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