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領域中,“公司規模”是一個常被提及卻也讓不少人一知半解的概念。那么,公司規模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公司規模是對公司綜合實力的一種量化體現。它涵蓋了多方面要素,包括員工數量,這反映了人力的投入;資產總額,體現了公司的經濟實力;還有業務范圍與市場覆蓋度等。較大規模的公司往往員工眾多、資產雄厚、業務廣泛且在市場上影響力大;而小規模公司可能在各方面相對受限。了解公司規模的含義,有助于投資者評估投資價值,求職者判斷職業發展空間,也能讓合作伙伴更清晰地衡量合作潛力,對公司自身規劃戰略也有著重要意義。
1、企業規模是指按有關標準和規定劃分的企業規模。企業規模一般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業規模指對企業生產、經營等范圍的劃型。2003年5月,國家統計局根據原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和國家統計局4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制定了《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并于2003年統計年報開始執行。
2、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和國家統計局2003年頒布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