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書,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擁有眾多別稱和雅稱。這些獨特的稱謂不僅體現了不同時代人們對書的珍視與喜愛,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汗青”,最初指竹簡,后成為史冊的代名詞;“青簡”“韋編”等也都與書有著緊密聯系。了解書的別稱和雅稱,能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感受書籍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那些書的別樣稱呼背后的故事。
1、百城。《北史·李孝伯傳》一文中稱藏書富有者為擁“百城”。
2、萬卷。杜甫《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喻博學,后人用以代指數量驚人的書。
3、書田。把耕田比喻成讀書,因此讀書也叫做“書田”。其典故出自《王邁·送族侄千里歸漳浦詩》。
4、經笥。經指經書,也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導性的著作;笥是裝書的箱子。因此經笥比喻書多又好,也有博學之意。
5、五車。《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中書多到用五輛車載,說明書多學識也豐富,成語中“學富五車”說的就是學識淵博。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