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廣東一直是眾多打工者心中的“夢想之地”。那片土地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奮斗,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拼搏的歷程。從70后到90后,無數人背井離鄉,踏上前往廣東的列車,開啟了他們的打工生涯。時至今日,廣東依然吸引著眾多求職者的目光,但人們心中也不免產生疑問:現在去廣東打工還有前途嗎?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那段與廣東緊密相連的打工歲月。
相信屏幕前超過90%的朋友都有過外出打工的經歷,特別是前往廣東。70后、80后和90后的朋友們想必對此感觸頗深,有些朋友甚至在那里打工長達十幾、二十年,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們將自己的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廣東。
記得小時候,父母常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他們會說:“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去廣東打工。”那時,身邊很多親戚鄰居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小學或初中沒畢業就前往廣東打工了。在此,我想問問屏幕前的朋友們,你們是多大開始外出打工的呢?
我是廣西人,以前常有人調侃:“廣西孩子的成人禮就是一張通往廣東打工的車票?!逼鸪酰也⑽丛谝猓髞砦抑饾u意識到,這句看似輕松的調侃背后,其實反映了當時很多人的無奈。那時,許多家庭經濟拮據,孩子眾多,三四個孩子的家庭十分常見,而且農村的生活條件較為艱苦。
很多家庭連溫飽都成問題,為了能讓家人多吃一點,我們每天都煮粥喝,因為煮粥可以多加水,大家能分得更多。有時,我們還會煮玉米粥當作米飯。要是家里實在沒米了,就得去周邊鄰居家借米,等來年秋收時再歸還,或者等打工賺了錢再還錢。
在那個年代,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可能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一頓,而且兄弟姐妹還會爭搶,搶不到的孩子甚至會哭得死去活來。與現在的孩子相比,他們幸福多了,現在有的孩子連雞腿、鴨腿都不愛吃,有些長輩甚至要端著碗追在后面喂。
當時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70后和80后的朋友們應該感受最為深刻。那時,吃飯都成問題,更不用說供多個孩子上學了。因此,很多人小學或初中畢業,甚至沒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他們希望把讀書的機會留給學習成績好的兄弟姐妹,自己則前往廣東打工,為家庭分擔壓力。
從此,有些人在廣東一打工就是十幾、二十年,可以說,他們將自己的青春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這片土地。每年冬季,他們匆忙趕回老家過年,春季又匆匆踏上前往廣東的打工之路。屏幕前的你們,是否也有過相同的經歷呢?
所以,我認為以前人們調侃“廣西孩子的成人禮是一張前往廣東打工的車票”十分貼切。那時,人們總覺得廣東遍地是黃金,去廣東就像去撿錢一樣,仿佛每個人都能成為大老板、有錢人。事實上,也確實有人在那里取得了成功,在廣東安家落戶、娶妻生子,成為了新廣東人。
結語:最后,我想問問屏幕前的朋友們,如果現在選擇去廣東打工,還有前途嗎?廣東是否還像過去一樣,遍地是黃金、到處是機會呢?對于那些現在還想去廣東打工的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建議或經驗想分享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好了,朋友們,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我是阿蒙,咱們下期再見。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