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大鼓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存在,其鼓詞朗朗上口,十分常見。這些鼓詞往往是一連串的重復,“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之類的表述并不鮮見。并且,根據不同的曲調,鼓詞也各有不同。一般來說,它們會與七言句或者十言句相搭配,節奏感相當強烈。在一些鄉村慶典、節日活動中,大鼓的聲音常常回蕩在大街小巷,成為了人們歡樂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鼓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樂器,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
大鼓在演奏的時候通常是一人自打鼓、板,其余的人用三弦、鐃鈸、月琴等彈撥樂器伴奏,也有只有鼓和板進行演奏的,大多數都有唱詞,唱詞基本上都是七言句和十言句。
在早期的曲目當中,鼓詞大多都是長篇或者是中長篇,傳統的曲目大多都是相互連接的,每個地區不同,唱腔和搭配的樂器也是各不相同。
鼓不僅是一種樂器,在非洲的傳統文化中還被用來傳播一些信息,打鼓的時候需要將鼓背好,目視前方,雙肩分開呈現馬步狀,隨著節奏自然的擺動。
一般的鼓都是比較粗糙的,唱的時候也比較豪邁激昂,打鼓的動作幅度一般都比較大,一般分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鼓的種類有京畿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膠東大鼓、安徽大鼓、上黨大鼓、湖北大鼓、廣西大鼓等,不同的地區打法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