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韓國軍人挖掘志愿軍遺骸照片
韓國軍人在現場挖掘
在韓國,每年6月25日后,就會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遺骸挖掘探索。此項活動中,參與的人員不僅有考古學者和生物學家,更有大量的現役軍人。
據韓方挖掘人員回憶:“人多的時候,一座山頭甚至集合了2000多位挖掘者”。
這些挖掘人員都事先經過了專業的培訓,工作中也需由考古專家來指導,以確保的志愿軍遺骸的完好保存。
第二張:韓國軍方發掘出的裝備殘骸
韓國軍方發掘出的裝備殘骸
照片中,志愿軍遺骸挖掘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將挖掘出來的裝備殘骸有序地擺放一起。這些裝備都是可以用來確定遺骸身份的有力證據。
除此之外,在將志愿軍遺骸移交專家組之前,這些挖掘者甚至能夠拼湊出完整的遺骸輪廓。
第三張:韓方工作人員正在裝殮志愿軍遺骸
韓方工作人員將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包裹后放入棺槨
韓方由生物學家和考古博士組成一個工作團隊,來負責遺骸的鑒定和裝殮。
照片中,韓國的科學工作者正在將鑒定修復好的遺骸,精心地用白布包裹完整,然后放入木質的棺槨之中,再寫上獨立的編號。
再在棺槨的上面插上一束鮮花,讓這些中國的英雄,體面地回家。
第四張: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交接儀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禮兵從韓方禮兵手中接過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棺槨
照片中,中國解放軍正要從韓國禮兵手中接過志愿軍烈士的遺骸。出動最高規格的解放軍禮儀兵,是對志愿軍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棺槨兩側,鐫刻著鮮艷的五角星標志,是祖國的象征。歷時半個多世紀,這些志愿軍先烈的殘骸,在這一刻,總算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五張: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的DNA鑒定工作
北京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正在開展DNA鑒定工作
2015年,我國發起“尋骨計劃”,著手建立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的DNA數據庫。
為了讓每一具先烈的遺骸,都能尋回他原來的名字。在遺骸歸國之后,北京軍事醫學研究院開始對這些遺骸進行DNA的采集和比對。
工作人員猶如和時間賽跑一般,加速采集烈士近親的DNA數據,來做有效的對比。用最大的努力來確認遺骸主人身前的名字,讓烈士找到家人。
第六張:安葬儀式現場
安葬儀式現場,全體人員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三鞠躬
照片中,正在舉行的是歸國的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每個烈士的棺槨上,都會覆蓋上一面鮮紅的國旗,而后安葬于沈陽烈士陵園。
安葬現場的各層級人士,無論職位高低,都在司儀的口令下,整齊地向烈士遺骸鞠躬,致以最真誠的敬意。正是先烈們曾經的付出,才有了今日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結尾
讓烈士回家,是祖國對戰士們最負責任的一種態度。
為國遠征,無論多么艱難,祖國都要帶著你回家。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