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對于陜南當地的情況,我黨其實早在大革命時期就有所了解,不過,由于當時正處于南方國民革命關鍵時期,再加上陜南特殊的地利,所以在北移途中,黨組織并沒有向陜南輸入干部。
直到1929年,黨組織才在清澗、渭華起義等影響下,開始組成陜南特委,并向陜南輸入干部。
1932年10月,在中共陜南特委的領導下,陜南地區第一次爆發了由我黨組織領導的西鄉“重陽起義”,雖然這次起義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殘酷鎮壓,但它卻極大地調動了陜南當地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于是,在1933年2月,陜南紅29軍遂正式組建。
陜南紅29軍是在中共陜甘省委和陜南特委的領導之下組建起來的,它是陜南地區唯一的紅軍正規部隊,對當地革命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3年2月,由陜甘邊游擊隊改編的紅29軍在陜南西鄉私渡河公田大院成立,按照特委的指示,紅29軍的軍長由陳淺倫擔任,政委李艮、政治部主任程子英,陜南特委書記孟芳洲負責具體的地方蘇維埃工作。
陜南紅29軍成立時,共下設一個師兩個團1300余人,其中,第一師的師長,由關云一擔任,師下轄224、226兩個團,224團的團長是劉杰金,副團長王國民;226團團長儲漢章,團政委陳翰山,副團長李香亭。
陳淺倫。陜南紅29軍軍長陳淺倫,陜西漢中西鄉縣人,畢業于漢中省立第五師范學校和上海持志大學,參加過上海工人運動,歷任共青團西安市委書記、西安市委宣傳部部長,中共陜南特委書記,紅29軍軍長等職。
陳淺倫是陜南革命運動的先驅,他21歲參加革命,22歲入黨,領導過雞公田武裝起義,為陜南紅軍的建立貢獻極大。
紅29軍組建之前,陳淺倫曾長期在上海和西安兩地領導工農運動,當時,他以《西北文化日報》和《新秦日報》記者身份,在西安中山學院、私立樂育中學積極從事反帝反封建運動,由于其在陜南威望極高,再加上他本人政治才能突出,1932年5月,黨組織遂派其到陜南進行工作。
陳淺倫初到陜南時,紅四方面軍還沒有進入陜甘,所以,其便在特委的領導下,組織了陜南“紅五月斗爭”和雞公田起義。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29軍成立,陳淺倫遂擔任軍長。
紅29軍的成立,打響了陜南革命運動的第一槍,不過,由于當時陜南各地軍閥勾結,紅29軍在建立根據地的過程中,損失較大。1933年4月,因為叛徒張正萬的出賣,紅29軍馬兒崖軍部被敵軍攻破,陳淺倫在突圍途中不幸被捕。同年6月,其被殺害于漢中西鄉磨子坪,年僅27歲。
李艮。與陳淺倫搭檔的政委李艮,系陜西西安人,他1926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學,曾任中共長安縣五樓區委書記、長安縣委組織部部長、渭南縣縣委書記、西安市委書記、陜甘游擊隊政委和紅29軍軍政委員等職。
李艮是西安早期革命運動的先驅者之一,紅29軍組建之前,他長期在西安領導工農運動,像我黨在西安成立的共青團組織西北青年社,就是由他和焦維熾、蒲克敏一起創建的。
1927年底,長安縣所屬三橋、八里村爆發農民起義,為了配合縣委書記張新發組織起義,李艮與康居仁、程開運、劉啟宇等人直搗當地首惡白老大家,他將白廟所搜刮的糧食全部分給了農民,并在長安縣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李艮在西安名氣大、威望高,而且,其本人還有領導農運的經驗,就連宋綺云、楊曉初、醫定一等都十分欽佩他,也正因為如此,1933年,李艮遂被調往陜南,并擔任了紅29軍的政委。
紅29軍組建后,李艮在軍隊進行了整訓,并極大地提高了紅軍的戰斗力,1933年4月,由于叛徒張正萬的反水,李艮在突圍途中不幸被捕。同年6月,其被殺害于寨子塆,年僅25歲。
程子英。紅29軍政治部主任程子英,又名陳子英,陜西漢中原地人,他1930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共陜南特委委員和紅29軍政治部主任等職。
程子英對紅29軍的思想政治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33年4月,其在西鄉馬兒崖謝家梁突圍戰中被燒殺,年僅22歲。
孟芳洲。除了陳淺倫,中共陜南特委書記孟芳洲也是紅29軍的創始人之一。孟芳洲是陜西洛川人,他1926年入黨,參加過驅逐軍閥吳新田的戰斗和五卅運動,歷任中共三原縣團委地委書記、中共青島市委秘書記、陜南特委書記和西鄉、城固蘇維埃政府主席等職。
孟芳洲是李子洲烈士的得意弟子,在參加革命之前,他曾在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和渭南縣固市鎮渭陽中學讀書,在這兩所學校,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上海大學面向陜西招生,孟芳洲于這一年告別老師,又進入這所大學的社會學系學習,并成為了上海當時的學生運動領袖。
孟芳洲學歷高,又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所以他在從上海大學畢業后,則先后被黨派到三原、青島和陜南等地領導黨務工作,在三原,他組織了三原工農暴動,后來到青島,又配合市委重建組織,清除叛徒,并為山東我黨組織的擴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孟芳洲是在1932年來到陜南進行工作的,紅29軍組建后,他又出任29軍1團政委,并奉命在西鄉、城固等地堅持戰斗。1933年4月,由于叛徒張正萬的出賣,孟芳洲在西鄉不幸被燒殺,年僅28歲。
陜南紅29軍組建時,紅四方面軍主力正好進入陜甘,在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下,紅29軍隨后在何家溝、馬兒崖、磨子坪等地廣泛開展革命斗爭,他們鎮壓了惡霸極反動的國民黨常備團團長劉福田,又在關口、堰口等地殲滅敵軍數百人,贏得了陜南人民的擁護。
紅29軍在創建馬兒崖根據地的過程中,還適時地發動青年參軍,并就地收編和改編了一部分土匪武裝。不過,由于隨后張正萬的叛變,紅29軍卻陷入到了危險之中。
張正萬是西鄉縣一個投機分子,此人善于見風使舵,在西鄉人民群眾中印象極壞。紅29軍剛剛成立時,張正萬看到我軍強大,便恭順地歸順我軍,當時,我紅29軍軍長見其態度很好,所以便將其列為了游擊司令,可沒想到,這個可惡的叛徒隨后卻投敵,并引導敵軍襲擊我馬兒崖軍部,對我紅29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張正萬叛變后,陰險地與國民黨營長張鏡白勾結,在國民黨漢中綏靖司令51旅旅長趙壽山的授意下,這個可惡的叛徒帶著其的軍隊突然襲擊我紅29軍軍部,因為躲避不及,陳淺倫、李艮、孟芳洲等人先后被燒殺,紅29軍也在此次事變后基本解體。
陳淺倫等人被捕燒殺前,紅29軍其他兩位團級干部劉杰金、儲漢章則在馬兒崖地區堅持戰斗。劉杰金是西鄉縣本地人,他早年曾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后來經過紅軍解救,加入了我軍,劉杰金作戰勇敢,在馬家塆、磨子坪等戰斗中,他曾殲敵數百人,并引起了陳淺倫軍長的注意。1933年4月,馬兒崖事件發生,劉杰金在戰斗中不幸被燒殺,年僅31歲。
儲漢章團長是陜西安康鎮坪人,他是農民出身,1932年參加陜甘邊游擊隊,歷任游擊隊長、大隊長等職。馬兒崖事件后,儲漢章率部突出了出去,后來,他回到家鄉再次務農,到1965年去世,享年73歲。
陜南紅29軍雖然遭到了失敗,但這支部隊后期也產生了一位開國功臣,他就是劉伯承旅長。
劉伯承。劉伯承,江蘇南通人,參加過蘇北農民起義和陜甘蘇區建設,歷任中共南通縣城關區委書記、南通中心縣委書記、通海特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和紅29軍副軍長等職。
劉伯承是紅14軍和紅29軍共同的創始人,在到陜南之前,他曾長期在江西南通領導革命,是紅14軍重要的負責人,南通最早的黨組織,就是由其創建起來的。
劉伯承畢業于南通師范學校,他于1933年來到紅29軍任職,在此期間,他率部參與了馬兒崖根據地建設和陜甘蘇區建設,并擔任了中共陜甘省委宣傳部部長。
1933年4月,馬兒崖事件發生,作為紅29軍的副軍長,劉伯承與儲漢章等人率剩余的戰士突出重圍,他到了紅四方面軍工作,之后便跟隨紅四方面軍主力長征到達了陜北。
劉伯承參加過西路軍作戰,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是新四軍淮南蘇皖邊區黨委副書記和冀魯豫邊區區委書記,后來到了解放戰爭,其又擔任華中分局民運部部長兼蘇皖邊區政府副主席,像濱海戰役、鹽阜戰役、山東魯南戰役等華中的后勤補給,就是由其領導完成的。
新中國成立后,這位久經沙場的開國功臣歷任華東局農委書記、農業部副部長和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并為我國農業生產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88年5月25日,劉伯承因心臟病在廣州病逝,終年78歲。
陜南紅29軍五位負責人,陳淺倫、李艮、程子英、孟芳洲皆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只有劉伯承一人幸存到解放后,這支軍隊也是人才濟濟,也將永為人民所銘記。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