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資助的故事里,向海清的經歷曾引發廣泛關注。孫儷曾用四年時間資助向海清,這本是充滿善意與希望的善舉,卻因向海清污蔑孫儷母親罵自己是狗而走向波折。人們不禁好奇,向海清最后怎么樣了?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公益資助中復雜的人性與社會現象。資助本是傳遞溫暖與力量,卻因后續種種矛盾變得復雜。如今探尋向海清后來的情況,能讓我們更深入思考公益的意義、受助者的心態以及資助雙方的相處模式等問題。
2005年9月份的時候,上海水產大學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正值青春年少的學生們背著行李走進了校園,而在這之中演員孫儷和媽媽也拉著行李從一輛車上下來。
隨著她們一同進入校園的還有一位看上去孫儷要小幾歲的男孩,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
走在校園里的孫儷媽媽不時地叮囑這個男孩“有什么事情就打電話,遇到事情不要強撐著,好好讀書……”
但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一席話語會成為后來被人抨擊出爾反爾的借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們是在幫誰忙上忙下?
心態變化2005年,向海清進入到上海水產大學進行學習,期待他人生順意的孫儷和媽媽帶著祝福來到了上海水產大學。
處理妥當之后,她們便準備離去,但是沒有想到她們給向海清留下的500元以及這一次的見面會給她們帶來麻煩。
一方面,向海清為捐助自己生活的是大明星孫儷而感到震驚。
另一方面他也坦然認為作為演員的孫儷賺錢十分容易,500元對于孫儷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甚至有些小氣。
進入大學后的他見到了上海的繁華,心態也飄了起來,并不愿意去回顧自己以往的貧困生活,他對孫儷的這份資助也花得心安理得起來。
剛進入大學的他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奇,也想著結交一些朋友,開拓自己的人脈關系。
他希望能夠成為成為班級的學生干部,并不是抱著鍛煉自己或者服務同學的心態,而是覺得這樣很有面子,能夠耍威風,更有存在感。
為此,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給同學們打電話聊天,以便獲得他們的投票上面。
一個月過去了,他沒有拉掉多少票,反而花掉了近100元的電話費用,這在當時來說,100元作為一筆電話開銷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如果換做以前, 向海清高中的時候,一個月在家所花費的伙食費用也不過三十多元
看著他沉迷競選,孫儷媽媽便在和他打電話的時候勸他不要太過于著迷,學習才是他要專注的事情。
但是這話也只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向海清敷衍了幾句,并沒有牢記在心中,掛了電話之后,他還是我行我素。
這樣的行為也讓孫儷母女起了戒心,知曉他心態變了。
在大學期間,孫儷母女多次接到了向海清打過來的求助電話,無一例外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生活費用。
發展到了后來,他更是沒有一點節制,剛取走一千多元,才不到兩周就沒了。
擔心他有什么突發情況的孫儷媽媽趕忙前往學校,詢問老師和同學,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花銷變得這么大。
一問之下便不得了,向海清的生活并不是他平時和孫儷母女打電話所說的那樣。
向海清每年能夠收到學校發放的一筆助學金,金額在6千元左右。
而且他本人也成為了老師的辦公室助理, 這個勤工助學崗位每月有300元的資金補助
除此之外,其實并不只是孫儷一家對他進行了資助,他還能收到其他人的匯款。
基本生活來源不是問題,和其他同學比起來,生活費還算得上中上富足水平。
此時的孫儷工作穩定,賺了不少錢,不再是那個省生活費資助人的女生了。
但是幾年的善意換成了這樣的一個結果,任誰也無法接受。
在了解到即使自己不對他進行資助,他每個月的收入也不會影響他的學習后, 孫儷在2005月11份的時候終止了對向海清的資助行為
原以為這份善心得不到一個好的結局了,但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會演變到一個非常糟糕的下場。
孫儷的演藝生涯差點因為這場資助事件而結束。
此后很多年,每當孫儷想起這件事都忍不住嘆息,惋惜自己四年前的心軟。
2002年,孫儷接了一部在昆明進行拍攝的電視劇《玉觀音》。
完成拍攝任務的她偶爾也會點開電視觀看一些節目,有一天她看到了一部名為《希望在山區》的紀錄片。
這個節目是由重慶衛視主持開辦的,一經播出就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作為其中的一個主人公,此時正讀高一的向海清走進了孫儷的眼簾。
孫儷發現這位學生的家庭確實貧困,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和母親離了婚,此后對他不管不顧。
而撫養他長大的母親也因為疾病干不了重活,大多數時間都只能在病床上度過。
而向海清也因為家中沒有收入來源,幾乎處于隨時就交不上學費的地步。
可想而知即使他考上大學,也難以支付讀書的學費。
好在他遇到了被重慶衛視拍攝報道的機會,相關情況引起了很多好心人的注意。
孫儷通過電視獲得了向海清的聯系方式,并通過匯款的方式,每個月匿名對他進行資助,費用為500元。
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孫儷會為他買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衣服褲子,同時還會為他購置一些課外書籍和輔導書籍。
這一份幫助解決了向海清的生活負擔,他不僅不需要為學費擔憂,每個月也有了一個穩定的來源。
人生就好像遇到了一束光一樣,他對未來的路也充滿了期待。
此后他專心學業學習,希望能取得一個好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實現人生夢想。
那時候孫儷剛剛20歲,步入演藝圈沒有多久,五百多元的固定支出承載了她的一份善心。
除此以外,她還會抽出時間定期為向海清寫去一些加油打氣的信件,字字陳懇,溫暖感人。
除了對他個人學習生活提供幫助以外,她會關心他母親的身體健康。
孫儷的母親知曉她捐助貧困學生的事情,同樣幫助她完成這件事。
兩人在知曉向母有哮喘之后,就會在每個月的生活物資之上額外贈送一些能夠對哮喘起到幫助的藥物。
可以說孫儷母女是向海清人生的貴人,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的生活。
兩年之后向海清完成高三學業的學習,并參加了當年的高考。
但是這次的考試他落榜了,而孫儷在這里看到了這件事情之后,又如往常一樣給他寫了一封鼓勵他好好學習的信件。
人生中孫儷支持他繼續進行復讀,并購置了一批合適他復讀所需的輔導書籍,同時也繼續捐助行為。
就這樣努力了一年,在2005年的高考中,向海清獲得了進入上海水產大學學習的機會。
開學前,向海清乘搭火車來到上海,這一天也是他和孫儷母女的第1次見面。
對待這個自己幫助了4年的孩子,孫儷母女都很期待這一次的見面。
而向海清也很好奇這個匿名捐贈自己四年的阿姨和姐姐到底是什么長相。
三人在車站會面,而孫儷媽媽也像迎接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即擁抱了向海清。
這個時候,孫儷之前所拍的《玉觀音》等節目上映播放,也為她贏得了一些名氣。
所以當見面第一眼,向海清就認出了這個站在自己面前的姐姐是電視上的明星,這讓他感到很震驚。
在孫儷母女的幫助下,向海清很快就進入到了學校進行入學手續的登記。
孫儷母女就像是他的家長一樣,幫助他忙上忙下,開學所需要的學校學雜費用和通話用的手機都被孫儷母女一力承擔下來。
辦完這一切事情之后, 孫儷母女又像之前一樣給他留下了500元作為這個月的生活費用,這才離開
這場資助融入了孫儷母女很多的感情,原本以為當她們知曉向海清的真面目,終止資助以后,事情就會這樣結束。
但沒想到的是在2006年的時候,這件事情還會繼續拿出來說道。
同時孫儷也遭到了網絡上很多人的誤解和抨擊。
當時有很多人都聽說過“孫儷捐助門”的事情,而推動這件事情的便是當年跟訪公益節目《希望在山區》的記者邱朝舉
他一直持續關注這件事情,也知曉孫儷捐助向海清四年多時間的事情。
有一次他聯系上了向海清,并邀請他敘述這些年他受到孫儷捐助的故事。
向海清同意了下來,并用6000字記錄下來了孫儷和他的瓜葛。
或許只是因為孫儷停止捐助后,他有些不滿,或許不知道媒體的力量,在這封信中,他暗暗抱怨了孫儷母女。
他表示自己有些傷心,一方面自己當初讀大學的事情也是為了滿足孫儷母女的心愿,一方面孫儷也并沒有履行自己當初所許下的承諾。
按照他的說法,孫儷既然當初答應下來資助他到大學畢業,就不應該中途停止。
而且自己之所以頻繁問孫儷她們詢問多余的費用是因為在上海這里的大學讀書,本身所花費的費用就不是一筆數字。
他還說到孫儷母親曾指責他“養的寵物狗都比你聽話”。
這樣的話語深深傷害到了他的尊嚴,“人窮志不窮,要有尊嚴啊,連狗都不如的人有尊嚴嗎?”
他抱怨給自己提供多好的資助環境對于孫儷來說不是一件難事,但她們并沒有改變捐助費用。
當他將這份信寄給邱朝舉后,又叮囑邱朝舉要對信件的內容進行保密,不能夠透露出去。
但是邱朝舉并沒有答應下來,畢竟在他看來這可是一個很有噱頭的新聞點,一定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的。
果不其然,當這份信的截圖被他發布在微博上的時候,就引來了潮水般的留言點贊轉發。
雖然截圖內容并沒有透露出當事人的名字,但不影響網友們尋根溯源,找到幕后的主人公。
孫儷也一時間陷入了輿論的話題中心,更有很多人表示她十分吝嗇,也沒有真情實意在做公益。
很快向海清的同學們也知曉了這件事情,有不少知道實情的人為孫儷發言,將向海清的真實情況說了出來,扭轉了輿論。
向海清不僅不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還在花花綠綠的世界里迷失了雙眼。
他全身上下大部分都是名牌衣服,花費頗多。
將錢花在了游戲充值,和女朋友逛街吃飯買禮物上,就連孫儷好心資助他的行為也成為了他出來炫耀的談資。
惹得韓寒都忍不住在微博公開表示:“大城市連大型犬都不允許養,憑什么孫儷可以在上海養‘狼’?”
邱朝舉和向海清開始被很多人吐槽,向海清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白眼狼的存在,不知道感恩,也不理解別人的善心。
而作為資深媒體人的邱朝舉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非但沒有尊重向海清保密的請求,還在自己本就流量不錯的社交平臺上發布,實屬無良。
事情熱度越來越高,此前孫儷事業一落千丈,而現在向海清生活也受到了干擾。
四年的幫助,孫儷也不忍心看著向海清被人辱罵而不顧,她出來發聲希望這件事情能夠消淡下去,讓向海清回歸正常生活。
但是別人異樣的眼光還是讓向海清難以忍受,最終他辦理了休學手續,暫時離開學校一年時間。
在2009年,完成大學學業學習之后,向海清就離開了上海,因為在求職的時候他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回到老家的他也終于進入一個公司工作,每月的收入養活自己和母親不是問題。
往日的捐助門事件似乎成為了一場浮云,有些陌生而遙遠。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沒有誰必須要對你的人生負責,父母不需要,好心捐助的陌生人也不需要。
做善事的時候人們并沒有想要有一個具體的回報,但是真誠地道謝總是能夠讓人心生愉悅,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但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古往今來一直都存在,心懷善心,也需心懷警惕。
編輯 | 張啊張
文 | 鳴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