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的眾多風云變幻中,吳亦凡事件曾引發軒然大波。回顧吳亦凡的成長經歷,竟能發現他小時候的一些情況與其后來的悲劇結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悉,吳亦凡遇事就找媽媽,逐漸成了“巨嬰”。他的母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小對他進行塑造。然而,過度的庇護與不當的教育方式或許埋下了隱患。最終,曾經在舞臺上風光無限的吳亦凡,因觸犯法律而身陷囹圄。母親的愛本應是溫暖的港灣,卻在一定程度上親手將兒子推向了深淵,這背后的家庭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家教太重要了,什么花結什么果,什么種子發什么芽,在吳亦凡身上表現得格外分明。
吳亦凡案件塵埃落定,一審法院判了,被告人吳亦凡強奸罪、聚眾淫亂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驅逐出境。
如果單純強奸罪,判不了這么重,他還有偷稅漏稅,還有聚眾淫亂,真的是該交的稅不交稅,不該睡的人他亂睡,判他13年一點都不虧。
有人擔心,吳亦凡被宣判后是不是立即驅逐出境,他就去加拿大繼續逍遙了呢?
想得倒是美,法律專家已經解讀,吳亦凡必須在國內坐完牢后,再將其驅逐出去。
吳亦凡能有今天,離不開他的媽媽,誰都知道,吳亦凡有個“遇事找媽媽”的習慣,媽媽從小就塑造他,將兒子塑造成了巨嬰,然后親手將其送了進去。吳亦凡的媽媽真的“功不可沒”!
吳亦凡很小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
吳亦凡的媽媽比較強勢,她先是在國內做生意,賺了不少錢,離婚后帶著10歲的吳亦凡來到了加拿大。
當然,吳亦凡變成了媽媽的私有財產,也是媽媽的全部希望,她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兒子。
15歲時,吳亦凡回到了廣州,那時他非常喜歡打籃球,就上了廣州體校,還是學校籃球隊的隊長。
吳亦凡曾說過:“第一次通過籃球體會到自我表達的快樂”,他的夢想是進NBA。
可是媽媽覺得學籃球不妥,吳亦凡不應該學籃球,可是兒子非要學籃球,媽媽就把兒子從廣州“硬給他拉走了”。
吳亦凡又回到了加拿大,他很難受,說“回去的時候就很難過,有幾天不出門”。
媽媽太強勢、掌控和嬌慣,吳亦凡無力反抗,在異國他鄉只能與其相依為命,聽憑媽媽的安排。
18歲時,吳亦凡在加拿大參加了一個韓國SM娛樂公司的面試,因為他長得俊秀,竟然被SM選中了,一旦簽約,合約時間長達10年。
這仍然不是媽媽想要的,她希望兒子在加拿大成為一名醫生。國外醫生和律師社會地位高,賺錢多,按照媽媽設定的目標,吳亦凡應該在18歲時考大學,讀醫學專業。
這次,吳亦凡沒有聽媽媽的,堅決要與韓國SM娛樂公司簽約,那天他和媽媽哭著一起簽下合約。
但吳亦凡對母親的依賴仍然很大,他在韓國當練習生,每次母親去看他,都要求與母親抱抱。隊友說,他想媽媽的時候總會想到哭。
后來,吳亦凡接受媒體采訪時,每逢聊到過去時,必然提到媽媽。比如,媽媽讓他16歲學開車,他就學開車。找女朋友的標準也是媽媽能夠滿意,“媽媽的喜歡更重要”。
網友也發現,吳亦凡每一個曖昧對象,幾乎都是黑長直、大長腿、長臉美女,跟他的媽媽一個類型。
吳亦凡回國進入娛樂圈大紅大紫后,媽媽總是干預他的經紀團隊,他的經紀人換得像走馬燈一般的快,因為最終的經紀人是他的母親。
比如吳亦凡的經濟問題,合約問題,還有各種商務問題,都是他母親一手掌控。吳亦凡根本沒有自我,也絲毫沒有自己的主意。
在吳亦凡始亂終棄的丑聞爆出后,吳亦凡回應找上門來的女孩說,“我媽來了,我媽真的來了。”
后來都美竹收到了一筆錢,懷疑是吳亦凡媽媽的轉款。再后來吳亦凡的媽媽報案稱都美竹欺詐,使警方開始調查,就這樣,吳亦凡的媽媽完美地將兒子親手送進了看守所。
如今,兒子吳亦凡被判13年,不知媽媽作何感想?
媽媽從小塑造吳亦凡,卻塑造成了一個人們的反面教材,如果吳亦凡沒有這樣的一個媽媽,或許走不到今天。
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也和吳亦凡一樣,小時候爸媽就已經離婚,他跟著媽媽。
媽媽從小灌輸爸爸怎么怎么不好,結婚怎么怎么不好,長大后,朋友患了“恐婚癥”,害怕重蹈爸媽的覆轍,今天40多歲了還是單身一人,這一輩子也清除不掉媽媽帶給他的陰影。
朋友的媽媽恐怕與吳亦凡的媽媽一樣悔之莫及。
愛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壓抑孩子的天性,那真的會毀了孩子。
希望吳亦凡事件讓天下此類的母親警醒!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