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詩,很多人耳熟能詳,卻未必能精準把握其內涵。它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是人生要是都能像初次相遇那般美好該多好。初見時,彼此帶著新鮮與好奇,眼神交匯中滿是友善與期許,沒有后來的誤解、矛盾與傷害。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里,人與人的關系變化迅速,這句詩更引發共鳴。它提醒我們回顧最初相遇的純粹,反思在交往中逐漸失去的那份本真,也讓我們懂得珍惜每一個初見時的心動瞬間。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什么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出自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老。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意思是與愛人相處,假如彼此產生了怨恨和埋怨,就會喪失初識的美好,這樣還不如停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光。
我們在很多抒情散文里,常看到“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究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見”除了用來表達愛情,也可以指事情的發展不像自己剛開始預想的時候一樣美好,有了不確定的因素摻雜在里面,丟失了一開始純潔,無牽無掛的感覺。這句話可以用來說人,也可以用來說理,帶著淡淡的憂傷和感慨,提醒我們要珍惜過往。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也有人稱納蘭容若,滿洲正黃旗,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
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游,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