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亞內戰是該國一段慘痛的歷史。1996年,利比里亞內戰局勢動蕩不安,戰火紛飛,當地民眾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社會秩序陷入混亂。在此危急時刻,身處利比里亞的中國公民面臨極大危險。當時,中國公民曾向美國大使館請求避難,卻得到“僅限美國公民”的回應。這一事件凸顯出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中,公民的安全保障面臨諸多困境,也讓人們深刻認識到一個強大祖國對于海外公民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國家的實力與擔當,是公民在海外最堅實的后盾。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96年,非洲利比里亞發生戰亂,起初只是幾個派別之間的小規模交火,可沒想到最后竟升級成了武裝分子大肆劫掠,他們甚至將魔爪伸向了擁有充足物資的各國大使館。
圖片源于網絡
在受到幾次暴徒沖擊后,駐利比里亞中國大使謝志衡立即向國內報告了這一情況,國內得到消息后回復:盡快撤離。 然而,利比里亞槍聲不斷,怎么離開卻成了問題。
這時,謝志衡大使想到了擁有海軍陸戰隊護衛的美國大使館,于是他立即聯系美國大使,請求幫助撤離。
可電話接通后,美國大使卻說:“我們確實有一架直升機用來撤僑,但僅限美國公民,我們可以幫你們申請乘坐,但你們必須自行到達我們使館。”
聽到這個消息,謝志衡大喜,決定立即向美使館轉移,可這時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
圖片源于網絡
那么,利比亞因何發生戰亂?大使謝志衡后來又遇到了什么事了呢?
混亂之地
利比里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直到現在還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國內幾乎沒有任何的現代工廠,完全處于農業社會的狀態。而造成這一切的直接原因,便是接連不斷的政變和戰亂。
利比里亞國內有土著黑人和美國黑人移民后裔兩個主要族群。19世紀美國黑人解放后,部分黑人被陸續安置到非洲利比里亞及馬里蘭地區。
圖片源于網絡
這些被解放的黑人奴隸和當地的土著黑人一起先后成立了利比里亞共和國和馬里蘭共和國,數十年后兩國合并,統稱利比里亞共和國。
然而由于落后的思想觀念及國家狀況,利比里亞在美籍黑人來到的近兩百年里面,始終未能發展出本國工業,甚至連電都沒有,只有少數富人家庭會自備發電機發電,經濟上則是長期靠美國援助。
不過,在美國扶持的一百多年里,利比里亞長期保持著繁榮穩定,也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橡膠種植園所在地,但這種穩定的狀況很快就被打破。
由于移民后裔和土著矛盾尖銳,雙方時常出現沖突,并且本地土著也分為二十多個族群,這些族群之間也有著矛盾,這就意味著利比里亞的和平穩定只是表面, 實則早已潛藏危機。
圖片源于網絡
因此,內戰爆發前的利比里亞就像一個火藥桶,隨時處于爆炸的邊緣。
1980年4月12日,利比里亞總統府軍士長塞繆爾·多伊突然發動政變,將原總統托爾伯特槍殺于總統府辦公室,之后,他又以開會為由將幾位重要的政府官員叫到總統府,然后將他們全部槍殺。就這樣,塞繆爾·多伊僅憑16名士兵就徹底掌握了利比里亞的國家政權,從此成為利比里亞新的總統。
而這次政變,也成了利比里亞內戰的源頭。
奎翁巴
可惜的是,這次政變并未成功。奎翁巴剛剛拿下廣播臺、包圍總統府,就激動地向全國人民宣布多伊政權已經倒臺,現在已經成立新的軍政府。
然而,就在全國人民上街慶賀多伊政權倒臺時,并未被活捉的多伊一邊讓總統衛隊向奎翁巴的軍隊反擊,一邊調動城外的部隊火速進城增援解圍。
城外的城防部隊指揮官是多伊的親信,和多伊一向是沆瀣一氣,接到多伊的命令后,立即將部隊開赴總統府。一番激戰過后,奎翁巴的武裝被擊潰,本人也逃離。
之后,奎翁巴被從樹林里搜到,而多伊不僅將其槍殺,還喪心病狂的將奎翁巴剁碎熬湯,這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抗議。
圖片源于網絡
多伊重新上臺后依然繼續著他的腐敗統治,而這一切無時無刻都在挑動著利比里亞人民的神經,因此民眾心中的怨氣不斷積累,只等爆發的那一天。
1989年,利比里亞原政府總服務局局長查爾斯·泰勒領導人民發動起義,在科特迪瓦組成愛國陣線反政府武裝,之后攻入利比里亞。
在種族矛盾、政治矛盾的多重因素下,利比里亞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內戰從此爆發。 而內戰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國家從落后狀態迅速滑落到更落后的狀態,以及超過一百萬人的死傷,相當于利比里亞四分之一的人口。
圖片源于網絡
據后來到利比里亞參與維和的維和部隊稱,利比里亞有 “兩多”
并且,由于缺乏正常的社會秩序,這些生下來的孩子往往不知道父親是誰,因此他們基本上接受不到任何教育,長大后也自然會加入到暴力犯罪活動中。這樣下來,在利比里亞就形成了一個“混亂的惡循環”,導致他們始終無法向前發展。
而第二個“多”,便是槍多。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身背AK步槍的人招搖過市,而每天此起彼伏的槍聲更是讓當地人見怪不怪。剛開始維和部隊到利比里亞還不適應,每次槍聲響起都要緊張一番,可后來再聽到槍聲,就當是放煙花一樣感到稀松平常了。
圖片源于網絡
從這“兩多”就足以看出,戰爭給利比里亞帶來的危害有多深了。
撤離利比里亞
1996年正是利比里亞內戰爆發的第七年,本來幾年戰爭后,混亂局勢已經得到了部分緩解,然而中國大使館駐利比里亞大使謝志衡剛剛從北京述職回來,就聽到同事說利比里亞已經再度爆發內戰。
自從1989年開始到1996年,利比里亞的內戰一直沒有停過,只是中間曾有短暫的停火期。如今停火期已經結束,內戰繼續,而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也再度陷入到混亂之中。
但在利比里亞長駐已久,謝志衡大使并沒有將這些混亂當回事,在回到大使館之后便緊閉大使館大門,防止暴徒進入。
圖片源于網絡
不料這一次的動亂比他想象中要嚴重得多,回到蒙羅維亞的當天晚上,全城槍聲大作,到處傳來炸彈聲,有幾發炮彈甚至落到了大使館附近,而且還有流彈飛進了大使館,險些擊中大使館內工作人員。
感知到了事態嚴重,謝志衡決定立即讓大使館進入到緊急狀態。之后他宣布所有人住集體宿舍,每天只吃兩餐,節約用水,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
1996年4月7日,利比里亞政府武裝和反政府武裝在大使館附近激烈交火,槍聲不斷。同時,兩派武裝分子在交火時還對無辜的平民下手,一邊打仗一邊搶掠平民財物。無數無辜的平民被射殺,槍聲中夾雜著平民的慘叫聲,始終不停歇的在大使館周圍回響。
圖片源于網絡
之后,這些武裝分子將目光瞄準了各國大使館。由于利比里亞大多數民眾都處于貧困狀態,根本沒有多少財物可搶,因此有錢有物資的大使館就成了他們的劫掠對象。
當天中午時分,利比里亞武裝分子持槍闖入中國大使館,要求交錢交糧,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和這些武裝分子交涉多次,最后還是老老實實交了錢糧才將這些人打發走。
將這件事反饋給利比里亞外交部之后,外交部雖然像模像樣的派來了三名士兵過來保護,可實際上當時的利比里亞政府已經陷入癱瘓,之前上門劫掠的那些暴徒不少就是政府軍。
因此,三名士兵到來后,不僅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反而將中國大使館當成了他們存放劫掠物資的倉庫,各種被搶來的東西堆積在大使館內,絲毫不把謝志衡等人的抗議放在眼里。
圖片源于網絡
在此情況下,深感時局混亂的謝志衡立即將這里的情況報告給了國內。之后國內很快給出了回復,要求他們盡快安排人員撤離,并留部分人員值守。
謝志衡作為駐利比里亞大使,第一個選擇了留下,之后陸續有其他三人也表態愿意留下堅守。除了他們四人,其他人一旦找到機會就撤離。
臨行前,謝志衡還找到利比里亞外交部告訴了他們即將撤走的消息,可對方聽了之后直接表示:“機場和港口都已經被武裝分子控制,那里正在激烈交火,十分危險無法使用,如果你們要離開的話,最安全的路就是坐汽車從陸路到邊境,然后想辦法從邊境逃出去。”
聽了對方外交部的回答,謝志衡頓時感到一陣絕望,水路空中都走不了,陸路要穿過幾百上千公里的交火地帶,更是充滿著危險,而且到達邊境地區之后,能不能出去還兩說呢。
圖片源于網絡
無望之下,謝志衡想到了美國大使館,和別的大使館不同,美國大使館那里駐扎著大量的美軍士兵,有著美軍的保護,外面的武裝勢力應當不敢冒險攻打,即便是無法離開,那里也應當是安全的。
并且,這么混亂的場面,美國方面一定也在安排撤僑, 或許能搭上美國的便車離開也不一定。
因此,謝志衡立即撥通了美國大使的電話,請求幫忙撤離。而美國大使聽了回答:“我們的確有直升機撤僑,但目前僅限本國公民,其他國家我們還在申請,如果可以撤離的話可以捎帶著你們,但你們需要自己過來。”
圖片源于網絡
謝志衡聽到有機會離開,頓時感覺眼前看到了一線曙光。 于是,他立即聯系了維和部隊,請求維和部隊護送他們撤離到美國大使館暫避。
背后是祖國
然而,他們在大使館內足足等了幾天也沒見到維和部隊過來,而電話也打不通了,這徹底打亂了謝志衡的計劃。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維和部隊卻始終不出現,這讓他感到憂心如焚。
4月12日中午,大使館人員正聚集在一起吃飯,一個之前派來保護他們的利比里亞士兵突然跑來,告訴他們已經有武裝分子打來了,讓他們馬上撤離。
圖片源于網絡
眾人聽后顧不得沒吃完的飯,放下碗筷就走,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中國經濟商務參贊處躲避。雖然暫時獲得了安全,但這里遲早會被波及,他們還是要盡快轉移到美國使館,然后乘美國飛機離開。
在維和士兵聯系不上的情況下,謝志衡找了一個本地的中間人,請他幫忙想辦法。這名中間人很快為他們找來了兩個塞拉利昂的維和士兵和兩個當地的武裝士兵,表示可以用錢雇傭這幾名士兵護送他們離開。
時勢危急,謝志衡沒有拒絕,談妥了價格后,大使館所有撤離人員加上4個僑民一共24人很快擠上了武裝分子的小車,之后開向了美國大使館。
圖片源于網絡
第二天,美方同意撤僑時帶上中方人員,因此在當天起飛的直升飛機上,來自中國的24名使館工作人員及僑民都坐上了飛機,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飛行后,他們成功撤離了利比里亞。
而像是這種在海外的撤離活動,我國遠不止發生這一次。相對于幾次大的撤僑活動來說,這次的撤僑只帶了四名僑民,已經是很小的規模了。
2011年利比亞爆發內戰,局勢急轉直下,許多在利比亞的中國企業受到威脅。而當時從中國遠渡重洋去務工的人員有三萬余人,他們剛開始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之前也有暴亂,但在當地的警察保護下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圖片源于網絡
結果2011年內戰爆發后,先是建筑工地周圍槍炮聲不斷,隨后他們的手機也沒了信號,再也無法和外界聯系。同時,一些手持砍刀、AK47沖鋒槍的武裝分子推倒圍墻闖入工地,搶劫中國工人的財物,對中國工人進行掃射,廣大同胞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級響應,共派出128架飛機、16艘巨型郵輪撤僑,
圖片源于網絡
除此以外,還有2015年發生的也門撤僑。在沙特等國對也門展開空襲之后,也門局勢不斷緊張,隨后我國第一時間進行響應,先后派出臨沂艦、濰坊艦、微山湖艦等軍艦進行撤僑活動,這次撤僑共歷時221天,一共撤出中國公民數千名。
另外,也門撤僑也是中國首次為了撤離外國公民采取的專門行動,因此這次除了中國公民外,還有七百多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公民。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在這次撤僑活動中連本國公民都無法護衛,在發言活動上,美國相關發言人直接承認了無力撤僑的事實,并毫不羞愧的表示讓美國公民自行搭乘外國船只離開也門。
圖片源于網絡
因此在這次也門撤僑活動中, 中國充分展現了大國應有的擔當以及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撤僑活動,便是今年年初發生的烏克蘭撤僑了。2022年2月22日,俄烏戰爭一觸即發,之后無數留在烏克蘭境內的中國留學生淪落戰火之中。在此背景下,各國紛紛關閉大使館進行撤僑活動,中國大使館也不例外。
之后,中國大使館向每一位烏克蘭境內的中國公民打電話,確認他們的狀況,然后派出多輛大巴在敖德薩、基輔等地接同胞上車。 最后,僅用了十天時間,在烏克蘭的五千多名中國公民就被全部撤離。
圖片源于網絡
無論是撤離利比里亞,還是利比亞撤僑、也門撤僑,中國在每一次的撤僑活動中都不曾漏下一位同胞。無論身在何方,在戰亂來臨時,祖國總能帶我們回家,給予我們無盡的安全感。
而這種安全感的源頭,便在于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有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祖國。因此,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努力投身祖國建設,讓祖國變得更強大,更好的庇護那些漂泊在外的同胞!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