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的宏大歷史敘事中,有一場軍事行動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美軍對東京的轟炸。當時,1150架美軍飛機呼嘯出動,如烏云般籠罩在東京上空。這場規模空前的轟炸,給東京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約50萬人在轟炸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80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城市瞬間淪為廢墟,往日的繁華景象不復存在。從軍事戰略角度看,這或許是為了加速戰爭的結束,但從人道主義層面,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此次轟炸也成為了二戰中濃墨重彩且極具爭議性的一筆。
這是一場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浩劫,而它只屬于日本人。在這場浩劫中,50萬日本人直接死亡,800萬日本人無家可歸。而這一切都由美軍轟炸機造成。后來,人們將之稱為“東京大轟炸”。
1942年4月18日,東京大轟炸的前夜降臨。在日本海620海里外,剛剛從干船塢下水的美國航母大黃蜂號載著16架B-25中型轟炸機,正準備給日本東京送上一份大禮。以杜立特為首的美陸軍飛行員將從航母上駕機起飛,去轟炸東京的軍工廠和各類工業設施,這是美國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報復。
此時,海面上波濤洶涌,連帶著航母甲板也上下起伏。些許晨光透過烏云照在即將起飛的轟炸機上,好似在給予飛行員祝福。早上八點左右,任務指揮官杜立特駕駛著飛機一馬當先,頂著24節的逆風艱難起飛了。在他身后,是15架與他一樣,帶著燃燒彈和航空炸彈的轟炸機。
此時,駐守日本本土的日軍已經得到美軍前來轟炸的消息,因為兩艘巡邏艇出其不意的靠近了美國航母編隊并將消息傳了回去。
但提前得知消息的日本人卻并沒有利用好這一情報。他們的作戰參謀愚蠢的以為,美軍只會派出艦載轟炸機從高空丟下幾顆炸彈就走,因為此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的海空軍是占據優勢的。美國人應當會懼怕“皇軍”的高射炮才對。
然而杜立特等人卻出乎他們意料的選擇了用陸基轟炸機從低空進行轟炸。中午12點左右,杜立特從舷窗看見了東京城的輪廓,頂著并不密集的防空火力,他駕駛飛機靠近了此行的目標之一,一座大型工廠。
幾十秒后,投彈手按下開關,4枚500磅燃燒彈從空中掉落,地面上隨即騰起沖天大火。
炸完工廠,杜立特又指揮跟在身后的2號機去炸天皇居住的皇宮。雖然此前美國高層將皇宮列為保護地不能轟炸,但皇宮旁邊的軍械庫和彈藥廠可不在保護范圍內,兩架轟炸機朝著這三個地方瘋狂傾瀉彈藥,直接將機腹一掃而空。直到這三座廠房變成廢墟,杜立特才滿意的點點頭。
而就在他和2號機轟炸工廠的同時,13號機也躲過日本戰機的重重圍堵,飛到了橫須賀軍港上方。此時,日本海軍第二艦隊正在港口休整待命,這給了13號機大炸特炸的機會。看著如此多的高價值目標,13號機的機組人員幾乎要興奮的跳起來。
他們隨即轉入低空飛行,又進行目視投彈,先后炸毀了一座干船塢、炸傷了一艘正在大修的潛水母艦,還摧毀了干船塢旁邊的一些建筑物。
炸完港口后,13號機又轉道向南繼續用機槍掃射地面建筑物,試圖給日本造成最大傷害。而和他們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16號機,他們在尋找目標時迷航,最后索性將炸彈都丟進了看起來比較有價值的建筑物中,然后又瘋狂用機槍開火,掃射地面上的民居,造成數十名日本人死亡。
轟炸和掃射結束后,日本東京騰起了一道道黑色硝煙,刺耳的防空警報依然響徹東京。
戰場上全面壓制敵人,但卻敵人被偷家,美國不按常理出牌的東京轟炸打破了日本的優勢。
它就像一個魔咒,就此籠罩在了日本頭上。僅僅兩個月后,日本在中途島就全面慘敗,太平洋上的局勢就此急轉直下。此后不到3年,美軍就打到了日本家門口。所謂的絕對國防圈,在美國的絕對實力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而美軍在消滅了日軍大部分海上艦隊后,已經在計劃著再次空襲日本本土,轟炸東京了。
1944年底,美國將一個在歐洲戰場上對敵轟炸經驗十分豐富的將軍調到了亞太,他叫柯蒂斯·李梅。而他的任務,就是完成美軍即將發起的,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任務。針對這一任務,美軍已經在當年研制生產出一款新型轟炸機,超級空中堡壘B-29。
這款戰略轟炸機航程近6000公里,可攜帶超過9噸彈藥執行任務,在美國已經攻占東南亞日本殖民地的情況下,B-29轟炸機完全可以從這些地方起飛,去轟炸日本本土。而現在,美軍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用最短時間以最小代價給日本造成最大損害,從而迫使其早日投降。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轟炸機所攜帶的彈藥必須是具備極大威力的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而轟炸的時機也必須選好。好在這些問題對已經有豐富轟炸經驗的李梅來說都不是什么難題。在制定具體空襲計劃前,李梅調查了日本各大城市上空的天氣和氣流情況,又詳細了解了日本的消防系統情況。
最終,他制定出了一個需要動用334架B-29轟炸機并用最大載彈量轟炸東京的計劃。這一計劃將在1945年3月的某一天實施,而在實施前,李梅還要讓231架同類型轟炸機對東京進行試炸,以檢驗炸彈的威力和轟炸的準確度。
試炸時間定在了1945年1月3日。李梅派出了97架B-29滿載燃燒彈向著日本飛去,轟炸的目標被確定為名古屋。在日本國內,除了沒有皇宮,這是一座方方面面都不亞于東京的城市。用它來檢驗轟炸的效果簡直再合適不過。
3日當天,晴空萬里,B-29上的美軍飛行員擁有良好的視野,投彈手甚至直接采用目視投彈。隨著轟炸機在高空飛過,一堆一堆的黑點也朝著地面人群密集處墜落。十幾秒不到,火光頓起,熱浪將人群吞噬。那些正處于爆炸中心點的人群在一瞬間已經尸骨無存。
人群旁邊的密集建筑也因建筑材料多為木頭的原因被大火點燃,火勢很快蔓延到整個居民區、并波及商業區。而在另一邊的工業區,也遭到了轟炸機的重點打擊,97架轟炸機中專門有一大部分是針對工業區的。燃燒彈如雨點般在名古屋的工業區上方落下,掀起一片火海。
這樣的大火燒了好幾個小時,才被匆忙趕來的名古屋消防隊撲滅。火焰過后,城市中處處廢墟,李梅的這次試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那么接下來就應該是轟炸東京了。
1945年3月9日下午,美軍334架B-29超級空中堡壘遠程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直撲日本東京。
東京時間3月10日凌晨12點15分,龐大的機群到達東京上空,此時,這座城市的燈光正漸漸熄滅。但幾百架轟炸機從低空呼嘯而來的聲響還是驚動了一些睡夢中的日本人。他們猛的從床上翻身而起,來到屋子外查看情況。
就在他們向天上望去時,最前面的兩架B-29在距地面不足500米處投下了兩顆燃燒彈,呈十字交叉的火焰瞬間在東京密集的居民區內燃起,這一剛建立的坐標無疑為其他轟炸機標注了轟炸地點。
其余300多架轟炸機隨即蜂擁而至,向著東京傾瀉彈藥。美軍最新研發的燃燒彈在一瞬間把東京變成了一座渾身帶著火焰的城市,地面溫度上升到1000余攝氏度,被火焰包裹的人群迅速化為焦炭。
在這樣的溫度下,那些僥幸沒被轟炸波及的樹木、房屋也都飛快自燃,將附近的日本人吞進火海。一些日本人甚至還在睡夢中就被火焰吞噬,只來得及發出一聲短促的慘叫就被火焰蒸發。
有的燃燒彈還被投進水中,這讓河流也帶上了火焰,這火焰不斷炙烤著河水,使其在短時間內沸騰。而那些準備在河水中躲過一劫的日本人則被活生生煮死。在河邊,還有許多人想要往高處爬,但整座城市被火焰襲擊而騰起的熱浪,其溫度甚至比火焰還猶有過之。所有想要登上高處的人幾乎都在這一過程中被烤的脫水而亡。東京,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成了人間煉獄!
那些瀕死的日本人只能躺在地上,等待著天照大神的召喚,而他們的耳邊,還縈繞著美軍轟炸機的呼嘯聲和炸彈劃過空氣的尖叫聲。那聲音在他們的死亡過程中持續不斷,好似在為他們送葬。
這場集體葬禮一直持續著,直到天亮。當晨光透過濃煙照進廢墟時,所有幸存的日本人都聞到了一股混雜著熟肉味兒的焦糊氣息,那是數以萬計的人被活活燒死的味道,也是整個東京城面臨毀滅的氣息。
這氣息是美軍出動334架轟炸機,在東京丟下了2000多噸燃燒彈和幾十噸汽油后造就的。1000多度的高溫甚至將鋼筋混泥土建成的軍用碉堡融化,更不用說居民區內的大量木質房屋。
這些木質房屋在大火中成了最好的燃料,日本人自己修筑的房子助長了美軍對東京的轟炸。它們在大火中一間間倒塌,恢復了原本就是燃料的身份。這讓大火更加不可控制,燒到最后,城內的所有河流幾乎都干涸了。
據東京大轟炸的幸存者說,所有的房子都像糖塊兒一樣融化,所有的死尸都被燒的只剩焦炭,一碰就碎。空氣中彌漫著臭味兒,到處是廢墟的街道,早已無法辨識出原本的模樣。
后來據日本政府統計,這場轟炸把1/4個東京夷為平地,將26.7萬棟建筑物付之一炬,8萬多人被直接燒死,10萬多人重傷,另外還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城里的尸體足足用了25天才被清理干凈。
但即便東京已是這樣慘烈,美國也沒有就此放過它。1945年5月9日,又有300多架美軍轟炸機光顧東京,這次它們把炸彈全部投進了居民區,使56平方公里內的一切都化作灰燼,火光甚至在25公里外的太平洋都清晰可見。這次轟炸結束后,被轟炸區內的尸體堆了兩米高。
轟炸后半個月,500架B-29再次光臨,4000噸燃燒彈從天而降,東京城內所有地方均遭到打擊,火海再次席卷了早已滿目瘡痍的東京,這次轟炸后,整個東京再無一片完好無損之地。
美軍于是又將目光轉向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城市,這次,轟炸一直持續到8月日本投降為止。如此長時間的轟炸,讓50萬日本人死亡,800萬日本人流離失所。從此,轟炸成了所有日本人心中最猛烈的噩夢。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