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則令人痛心的悲劇消息傳出,慈善家叢飛的遺孀在高速上遭遇意外被砸身亡。叢飛,這位曾傾盡所有奉獻愛心的慈善人士,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了無數人,他的善舉感動了無數國人。而他妻子的離去,再度讓公眾的目光聚焦。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兇手竟說出“我什么時候能出去”這樣令人心寒的話。這背后的故事充滿了無奈與悲哀,是怎樣的緣由導致了這場悲劇?兇手又為何會有如此冷漠的言語?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探尋這起事件背后隱藏的真相。
2011年4月13日凌晨,邢丹搭乘朋友的車回家,突然一聲巨響,一塊硬物擊穿玻璃向她襲來,沒有任何防備的邢丹大動脈被劃破,命喪當場。
這一消息直接震動了慈善界,因為受害者邢丹不僅是深圳市愛心大使,還是05年感動中國人物叢飛的遺孀。
叢飛在1994年到2005年這11年期間,資助了貧困兒童183人、失學兒童150人,收養孤兒37人。06年因胃癌去世,享年37歲。
他一生致力于幫助輟學的孩子改變命運,但沒想到的是,他的遺孀卻因三個輟學少年的無知而死,著實可悲又可恨。
這對夫妻到底經歷了什么,他們身上又有怎樣的故事呢的?
邢丹與叢飛
低調的慈善歌手與賢內助這對夫妻一生都致力于慈善事業,付出了全部的身家,他們相識相戀的感情經歷也感動著眾多年輕人。
叢飛出生于遼寧的一戶偏遠人家,貧窮的生活讓他很懂得父母的難處。所以想要盡快幫父母分擔的他在初中還沒畢業時,便輟學打工。
當時,他還是未成年,只能在餐館做服務員,白天送菜拖地,晚上洗碟刷碗。早早踏進社會的叢飛深切感受到世態炎涼與人情冷暖。
在四處奔波之中,他愈發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所幸,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的他發現了自己的優勢,他報考了沈陽音樂學院。
因為經歷過社會的摔打,所以當有機會改變命運時,叢飛格外刻苦。后來,他順利考上音樂學院,并在畢業后成為了一名職業歌手。
叢飛對待自己的演藝事業非常認真負責,很多商業機構都樂意與他合作,因此,他商演的機會比較多。
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善良的叢飛并沒有想過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打算盡己所能的回報家鄉。
他感謝社會的包容與接納,讓一個默默無聞的農家孩子有上大學的機會。因此,他決定投身教育公益事業。
在當時,叢飛已經小有名氣,手中的積蓄也不少,他直接將自己的大部分積蓄捐了出去,幫助家鄉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還給他們購買了桌椅和書本。
叢飛在而后的11年間義演300余場,將全部收益都捐給了山區的孩子。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打把傘。
經歷過社會毒打的他本就知道社會對于低學歷從業者的殘酷,所以他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孩子改變命運。
就這樣,他去了一個又一個的貧苦山區,用自己的歌聲給孩子們帶去了歡樂和希望。
在叢飛堅持不懈地做慈善時,邢丹注意到了他。叢飛身上的無私付出吸引著邢丹想要進一步的了解這個人。
當時的邢丹是一名空姐,長相漂亮,而她與叢飛相差12歲。不過她并不在意兩人的年齡差距,她單純的看中了叢飛這個人。
在她眼中,叢飛是個善良且有擔當的男人,值得自己去愛。而叢飛也注意到這個與自己頗有些志同道合的漂亮女孩。
兩人經過相處之后,堅定的牽手并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都堅信對方是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
成家后,叢飛繼續投身慈善當中,而與之前不同的是,他不再是孤身一人。此時,他的身旁有了愛人邢丹的支持和幫助,這讓他更加的干勁十足。
他繼續擴大著義演的規模,在各大貧苦的教育地區傳播著希望,最大限度地將所得捐給當地學校。
但這樣毫無保留的捐助行為,使得剛結婚的兩個人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需要,兩人的生活一度極為拮據。
邢丹本就是城里長大的孩子,從小沒有吃過很多苦,所以面對捉襟見肘的婚后生活,她也有所怨言。
有一次丈夫歸家很晚,她終于忍不住的抱怨起來:“老公,我支持你幫助那些孩子,但是把錢全捐了,咱們吃什么呀?是不是以后咱也稍微留點錢補貼家里。”
聽完妻子的話,叢飛沉默了。他知道妻子對自己已經算是全力支持了,但是有太多的孩子需要幫助,他狠不下心不管。
在丈夫的沉默中,邢丹知道了他的態度,雖然委屈,但還是支持著老公的資助和收養行為。
不過叢飛也知道,他現在不是一個人,他還需要對妻子、對這個家庭負責,所以后來他也會往家拿些錢,貼補生活。
邢丹知道,這是丈夫的讓步,此后,她再也沒有對丈夫抱怨過,只是默默的支持,做丈夫身后的堅強后盾。
2004年,叢飛的公益事業越做越大,他與很多地區的教育工作者都保持著聯絡。
當時,貴州一個偏遠山區的希望小學邀請叢飛去做公益匯演。邢丹隨丈夫一同前往,在經過一段泥濘難走的山路后,兩人到達目的地。
看著眼前的孩子們,兩人瞬間就淚目了。只見這里的孩子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穿的衣服要么太大,要么破舊不堪。
透過破舊的衣服,他們看到了孩子瘦的皮包骨頭的身體,邢丹忍不住的抹眼淚。
此后,邢丹更加理解丈夫的做法,也更加支持他對孩子們的資助。后來更是辭掉了工作,和丈夫一起遠赴各個山區幫助貧苦兒童。
他們的無私奉獻影響了很多人,在11年的時間里,叢飛夫婦捐款了300多萬,而他們的名下卻沒有任何房產,存折中的錢也是寥寥無幾。
隨著媒體報道,叢飛11年堅持資助貧困兒童的事跡被廣泛關注,人們對于叢飛夫婦的慈善行為都頗為感動。
2006年,經過網絡投票,叢飛當選為“2005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叢飛剛剛得獎不久,他被診斷出了胃癌。
長年的跋涉奔波使得叢飛的胃早已千瘡百孔,雖然社會各界紛紛支援,但是一年后,37歲的叢飛還是英年早逝,而當時的邢丹才25歲。
在喪夫的悲痛中,邢丹決定繼承丈夫的遺愿,將公益慈善事業進行到底。她開始代替丈夫奔走于各項公益演出現場,不斷為鄉村的希望小學籌集善款。
在她出事前一個月,她還為遠在深圳的希望小學捐助了一萬元。誰也不曾料到,正值大好年華的她會遭遇飛來橫禍。
2011年4月13日凌晨,警方接到報案,一輛轎車在高速上行駛過程中被一塊混凝土擊穿擋風玻璃,坐在副駕駛位置的邢丹被這石塊刺中大動脈而身亡。
當警察趕到現場后,血跡斑斑的車內還存留著那塊“殺人”的混凝土。
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民警發現事發現場周邊并無人家,不過在四圍攔起的鋼絲網上有幾處破洞。
警察利用高速上的攝像頭進行排查,最終確定這“高空墜物”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有人故意為之。
在高清監控下,三個男孩的頑劣行徑被記錄得一清二楚。只見三人各自兜著大小不一的石塊,費力扯開高速路邊的鋼絲網,先后跑到高速公路邊上。
隨著車來車往,三人對準行駛中的車輛扔石頭。這一危險的行動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直到擊中了邢丹所在的車輛。
邢丹
惡作劇的三人知道自己闖禍了,于是立馬落荒而逃。通過監控攝像,警察很快鎖定三個犯罪嫌疑人。
當他們找上門,發現三個男孩均不滿20歲,他們分別叫阿健、泉仔和阿成,住在離高速公路不遠的山區里,家庭都十分貧困。
依法辦案的民警首先趕到阿健家,眼前窮困潦倒的景象使人感到心酸。
經過調查,阿健的父親是一名精神病患者,身上有很嚴重的皮膚疾病,在前幾年發病的時候,一把火將家里燒了個精光。
而阿健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整個家庭,外出打工之后再也沒有回來。
邢丹與女兒
阿健被逮捕時,他正獨自一人坐在被燒得空蕩蕩的老房子里吃著周邊鄰居救濟的飯菜。經過警方詢問,他主動交代是自己砸碎了那車的玻璃。
被帶到公安局時,阿健還天真的詢問民警,自己什么時候能從公安局離開回家。
面對還有些懵懂的阿健,辦案人員告訴了他,他那所謂的惡作劇釀成的惡果。當他得知自己砸死人之后,他變得十分害怕,邊哭邊說:“我只是覺得很好玩,沒想要殺人。”
但是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最終未成年的阿健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
而另外兩個男孩,16歲的泉仔和19歲的阿城,也因做了危害社會公眾安全的事兒而分別被判處了10年和6年的有期徒刑。
那么,這幾個男孩為何會做如此危險的惡作劇呢?
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都有一個充滿問題的家庭,泉仔和阿成也不例外。
邢丹與叢飛一家人
泉仔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不過,他也是才上到小學就因為家庭貧困而中途輟學。
他的母親天生有智力障礙,沒有勞動能力無法干活。父親身體有殘疾且性格內向,每日靠收撿垃圾為生,而泉仔還有一個有智力障礙的弟弟。
在村里,他從小到大都是被人嘲諷的對象,因此十分自卑怯懦。
阿成的情況好一點,他的母親正常且健在,但是當初她帶著阿成改嫁時因沒有提供任何的身份證明,所以阿城至今還是黑戶。
原本成績還算優異的阿城原本打算一直上學,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因為沒有戶口,家里又拿不出辦理手續的錢,所有他只能中途退學。
就這樣,三個輟學的孩子湊到了一塊。三人經常結伴去城里打工,但是因為年紀小且沒有太多文化,所有找不到正式的工作,還經常被人騙。
邢丹一家三口
久而久之,三人便有些沮喪和墮落,慢慢的,阿城和泉仔也在阿健的影響下也開始小偷小摸起來。
出事的那天夜里,三人原本打算去之前的一處工地偷些鋼筋賣錢。因來回路程太遠便中途放棄,但是他們三人又不想這么輕易回去,于是便想找點刺激。
三人摸上高速上對著車輛扔石頭,在他們看來,那只是惡作劇,但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無知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邢丹的家庭。
當網友們了解到三個男孩的身世情況時,紛紛產生了憐憫之心,同時也覺得人生無常。
有網友惋惜道“如果他們三個被盡早救助的話,可能也不會落到今天的處境。”但是,人生沒有如果。
隨著庭審判決的結束,三個男孩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法庭原本判決三人賠償邢丹家屬96.8萬元。但是邢丹的家人卻沒有選擇追究他們的經濟賠償,他們知道這三個孩子的家庭也很困難,苦命人何苦為難苦命人。
邢丹與叢飛
邢丹的離世,引發了社會對于失學兒童的關注。
在貧苦山區的各個角落,可能有許許多多像阿健、泉仔和阿成這樣可憐的孩子。若是無人關注,那他們的未來很難出頭。
叢飛算是其中的幸運兒,至少他在長大之后,還有機會為自己爭取到受教育的權利,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他也是不幸的,他用盡半生都在幫助別人,甘愿放棄自己的美好生活,為了更多貧困的失學兒童而奮力爭取權益。但自己卻無法躲過病魔的侵襲,英年早逝,實屬可惜。
不過,叢飛和邢丹的善行就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如今,我們可以看到各處希望小學的擴建,山區孩子也能安穩的坐在校園里讀書,不會因為貧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權利。
更多山區的孩子可以快樂的生活在陽光下,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并不懈追尋,改變命運。我想,這是叢飛和邢丹生前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每一個暗無天日的角落都值得被看到,愿我們都可以成為那個照亮黑暗的人。頭條發現計劃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于互聯網)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