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作為西方重要節日,如今在全球廣泛流傳,探討其意義頗具價值。從文化角度看,它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承載著深厚的宗教內涵與歷史底蘊,蘊含著愛、和平與希望的精神。在現代社會,圣誕節已逐漸演變成一種商業與娛樂融合的節日,商家借此促銷,人們通過交換禮物、舉辦派對增添歡樂氛圍。對個人而言,過圣誕節是放松身心、與家人朋友增進感情的契機。不同人眼中,圣誕節意義不同,它既傳承著古老文化,也被賦予了新時代的特色。
又是一年圣誕節,又是一年爭議不斷的日子到來了。原因無他……
第一,畢竟圣誕節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和國家相關宗教法律法規有沖突,所以不支持公開場合舉行類似于宗教性的活動,對于這一點我還是能理解的,畢竟中國是個多民族的世俗主義國家,在這種純宗教概念的東西,活動,嚴格遵循法律法規絕對沒有問題。
第二點,就見仁見智了,最近幾年網絡,和一些媒體帶節奏的以中國人過中國節日,反對過洋節為噱頭,形成了一股輿論力量,對于圣誕節盡情撻伐,對此我真的想好好解讀下,中國人的節日真的和西方就那么不兼容么。乃至一個西方民俗文化中很重要的節日竟然會被上升到敵我矛盾,民族矛盾來大肆喧囂?最近更加離譜的更是把圣誕節平安夜,和長津湖扯到一起。成了紀念革命烈士的日子。
然而,在我眼里。志愿軍的豐功業績,肯定值得歌頌贊美。犧牲的烈士們肯定值得懷念追思,但是圣誕節就是圣誕節,這兩者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
其實這個圣誕節可以說是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的節日。這是紀念一位傳說中偉大的人物耶穌的誕生之日。這個人,雖然是基督教中的最重要的使者。基督教脫胎于猶太教,是一神教的第一次普適性改革。把人類的平等精神,自由的靈魂,第一次作為宗教教義來進行宣傳。具有廣泛的普世主義精神。和更加自由的思想空間。
是對世界當時主流的多神教體系的一種反思。而多神教是建立在本民族,本國自然社會環境下的本民族獨占性的宗教。是封閉的而且不平等的宗教文化。更重要的是多神教的理念,本身就是原始社會自然神格的延伸,是人類對于早期自然探索的一個不成熟的理念。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方法論。而形而上學正是對于多神理論,樸素唯物主義的批判。只有真正的終極關懷下的形而上學的誕生,才能孕育一神教的出現。
但是拋開純粹宗教概念來說,從這種追求終極價值的思考層面而言,耶穌他拯救了全人類,他用自己的苦難,替全人類救贖,這種精神,恰恰是中國人最缺的。
中國人的中華文明,共同體文化過于濃厚,慎終追遠終究離不開自己民族群體的范圍,而無法進行大的概念層面進行思考。而基督教文明的視角不得不說可要比中華文明寬闊多了。中國歷史上近一百年的改造國民性的運動,其中關鍵就在于增加我們的視野,和胸懷。
我覺得圣誕節就是個重要的平臺。圣誕節可過可不過,但是過圣誕節不僅僅是為了消費。更不是為了崇洋媚外。而是在感受世界多元文明不同的美好之中,增進交流溝通,互相了解不同文明,不同國家民族尋求作為人類的共同的底線。界定觀念的水位。
我們要了解這個節日,理解這個節日。去試著環球同此涼熱。不管你是不是信徒,只要是人類,就有共同的底線,共同的信仰,信仰者一切美好的事物,信仰著真善美的追求,我從來不認為基督教和我們的有什么不同,都是美好的事物在不同地區的反應,社會形態決定社會意識,更決定社會結構。
志愿軍都是你們的爺爺輩,你們的爺爺會讓你繼續過苦日子,不希望你們能周游世界,學習不同的文化么?革命英烈的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要讓后代能夠像歐美那樣過好日子,同時又不剝削別人。革命英烈當年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革命,為的就是打破迷信,推翻禁錮的人民的思想。要讓后代能夠像歐美那樣過好日子,同時能夠讓中國人,歐美人都能平等的活著,一起過人世間一切美好的節日。享受人類共同的財富。
革命勝利都七十多年了,革命英烈給了后代創造這么好的條件,去學習,去工作,如果現代的人們卻以不過洋節為名,甚至祭出無辜的革命先烈,來為自己行拒絕西方先進文化宣傳反智主義之實,道德綁架自己同胞,得過且過的不思進取,看到了西方文化,過圣誕節,還那么害怕,唯恐避之不及!那么中國的革命英烈們的血就白流了!
所以,切莫故步自封,基督教沒必要信仰,信仰了也無所謂,但是基督教中博愛的思想,普世主義的情懷,真應該讓長期信仰儒家思想,親貴有疏的中國人好好學習下。
中國儒家文明本質上還是一個有限的共同體文明,他是內部集中新陳代謝,繁衍生息的產物。而基督教教義講神愛世人,天下皆我兄弟姐妹,沒有那種某些單一民族宗教的特定選民的狹隘,所以基督教文明得以有動力持續發展,擴張,放眼星辰大海!
雖然各個基督教文明民族在這個過程中極度殘暴,貪婪,自私以上帝之名作惡的行為。但是他們以信仰把自己的文明旗幟插遍全球,本質上就是文明發展的動力,不拘泥于歐洲大陸。
相反中國人真的太保守了,放眼全球,五大洲,都有基督教文明。而中華文明主流的國家除了東亞還有哪里?回到改造我們的國民性這一討論,我覺得中華文明近代落后首先就是我們的意識形態的保守,不思進取。改造我們的思維習慣,保守中奮發有為。從了解西方入手,從了解西方風俗習慣入手,從了解西方人生活態度入手。
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本質就是我們中國的全方位的手術。把一個狹隘的東方封建社會基礎打破,分土地,用先進的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接受西方思想文明的有益成分。
其實馬克思主義本質上就是西方哲學繼承中一個大而全的基督教文明的發展,和世俗化的嘗試。共產主義對于現實中形而下的廣大勞動人民,無產者,有著執著的信仰和忠誠。正是當年神愛世人,耶穌殉難拯救人類在新的科學的時代的反應。
耶穌傳說的古羅馬時代,古羅馬征服的東部區域,二等國民的尷尬。和苦難如影隨形。而馬克思時代,西方面臨的困境同樣糟糕。甚至更加嚴重,資本家,封建貴族共同壓迫著剝削著廣大的無產階級,勞動人民。這時候馬克思恩格斯這樣的仁人志士,振臂一呼,去承擔起新時代的圣徒,他們繼承了基督教耶穌的終極價值觀,發展完善了基督教神愛世人的愛的哲學,同時沒有拘泥于基督教中被動的愛,而去開拓,從耶穌一個人的愛,變成了全體無產階級勞動人民,高尚的愛。用行動證明,去擁有去行動爭取這份愛。
同時也應該看到,基督教文明核心一直是主動,是一種上帝的鞭策。從十字軍。大航海,到帝國主義時代,你不管他們有多少不正義的事情,但是你無法回避基督教文明中的主觀能動性。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文明輸出的精神,這點在馬克思主義中也有著深刻的反應,輸出革命,勇敢戰斗。馬克思乃至之前的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都在對基督教文明進行批判,但是他們又在形而上的領域,繼承了基督教文明的底色。用博大的胸襟和遼闊的視野去籠罩人世間,把文明和自己的信仰堅定不移的如同陽光般普照大地。
對應著七十多年前長津湖那群愚蠢傲慢的美國大兵們,他們的失敗,難道不是基督教文明乃至人類一切真善美的背叛么?我們志愿軍與其說是不同文明的沖突,不如說,以人類普世文明為干戚來替天行道!
所以,在三千年未有得大變局下的中國有些極大的反思意義,當年西方列強叩關。中國人奮起反抗,也無可奈何在茫茫黑夜中,去尋求救國的真理,曾經仁人志士們先是學習西方的器物形而下的東西,有了洋務運動,中體西用。
可是一個甲午戰爭,把中體西用的遮羞布撕扯的稀爛。接著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唐長才,孫文,黃興,秋瑾這樣的革命者,改良主義者去從體制入手。他們學習的東西明顯要高于前輩如同左宗棠,李鴻章的階段。學習體制,這種介乎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東西,民主,自由,科學,平等,議會制度,國家教育。可以說他們用暴力用鮮血去實踐去完善。
可是袁大總統一個洪憲帝制,把所有的這種嘗試再次打破。了五四運動后,民主科學已經成了信仰,深入到了人民階層,改造我們的國民性,已經不是說說而已了,而是真實存在的關鍵問題。
民族主義國家,西方視角的價值觀救國救民,已經不是學習西方的體制,照本宣科就能解決的了。而是徹底的從靈魂從形而上的角度徹底學習,要不怎么說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作為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的集大成者,他是西方最后一位圣徒式的人物,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最后一個巔峰時代,自他之后歐洲基督教文明無可挽回的走向了衰落,變得多愁善感,變得愛反思自己,變得不那么自信,從斯賓格勒,湯因比這些史學家對于西方文明的重新定義,預言開始,尼采更是驚呼上帝死了!
所以基督教這個強大的文明區域在中國革命前夜已經衰落,所以中國這個東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在困境之中必然接過西方文明核心優質元素的接力棒。所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如同星星之火,燎原之火四散奔騰!徹底的在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兩千年的社會經濟關系領域改造著中華文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到今天,已經走到了另一個階段。改革現在進入到了攻堅克難的階段。這一個階段,一方面,中國人逐漸趨向因為自己祖國的成就沾沾自喜,不禁天朝上國的心理故態復萌。另一方面中國人百年恥辱并沒有洗刷完。中國人內心里還存在著一種強烈的自卑情緒,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習慣。
比如說民間反對過洋節,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的產物,民間正衣冠,正音韻自發的行為在背后讓我看到了一配合著中國幾十年發展的成果,共同造就了扭曲的中國人心理,種強烈的狹隘的民族主義沖動在暗流涌動。中國人民心態在極度自大,極度自卑當中,撕扯著,扭曲著,形成了現在中國人的模樣。
當下的中國主流思想就是要建立世界各民族人類的命運共同體意識,這對應著,中國文明自古以來有容乃大厚德載物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認識到問題,認識到現實,而不是掩耳盜鈴的認為自己已經滿足,無視心中的需求。
中國要做最強者,不做縮頭烏龜,鴕鳥主義。自欺欺人。要學會發現問題,認清問題,解決問題。那么改變的途徑從現在就開始從一件小事做起,每個中國人在今天見到熟悉的朋友親人,請從容真誠的道一聲圣誕快樂!與宗教無關,只是一份態度!
也許有人說,快樂不是說的,是要發自內心的,但是不要忘了!發自內心想什么首先必須是先做出來,才能接下來去了解他,認識他。然后推崇他,批判他,相信他。請記住,過圣誕節不能忘本,但是更不能光守著祖宗的那點本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