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一位在科學史上閃耀著璀璨光芒的傳奇女性。她的一生,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充滿了無數令人驚嘆的故事與成就。瑪麗·居里出生于波蘭,憑借著對科學的熱愛與執著,毅然投身于科研事業。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共同發現了鐳元素,為人類開啟了放射性研究的新紀元。然而,她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不僅面臨著艱苦的實驗條件,還遭遇了社會對女性科學家的偏見。但她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畏的勇氣,一次次戰勝困難,成為科學界的一座不朽豐碑。她的故事激勵著無數后來者,讓我們一同走進她那充滿傳奇的一生。
眾所周知,居里夫人,是一個杰出的科學家,她把畢生全部精力都用于研究科學,她也是史上第一個兩次榮獲諾貝爾獎女性獲獎者,而且是兩個不同領域(物理和化學)。然而很少人知道她成功的背后也有很多辛酸的故事。
一、瑪麗坎坷的童年
居里夫人婚前原名瑪麗.斯科沃多夫斯卡,于1968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市,她自小就聰穎過人,并對科學充滿興趣。她母親是一所女子中學的校長,父親是華沙中學的副督學。他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瑪麗8歲時,大姐因染上傷寒而病逝。瑪麗10歲那年,母親又因肺結核病逝。父親從此支撐著一家人的生活。
年幼的瑪麗目睹最親的人相繼離世,無比悲痛。苦難的童年讓她過早成熟。。
那時,波蘭處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他們不能說波蘭話,不能寫波蘭文字,女子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父親因為正直,帶領學生常用自己的國語波蘭語唱歌,游行示威等,被沙俄統治者撤職,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從此,她父親的工資也大大降低。每月除了繳納燃氣、用水用電外,所剩無幾。
父親收入減低,瑪麗一家接著陷入非常困苦的狀態。經濟拮據,每天一家人吃的只有少量或定量的蘿卜、櫻桃等。根本供不起孩子上大學。
二、少女接過命運的擔子,逆盤而上
瑪麗中學畢業后,為了謀生,17歲就去外省當了一名家庭老師。
少女時的瑪麗渴望有一天能去巴黎大學學習物理和化學。而她姐姐幻想有一天去法國學醫,為了不給父親增加經濟壓力,于是她瞞著父親,悄悄和姐姐商量。
她讓姐姐先去法國留學,自己則留下來掙學費資助姐姐上學。于是,她一點一滴地積攢著去姐姐的學費及巴黎求學的費用。
六年后,在姐姐的幫助下,瑪麗24歲那年,終于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深造。
三、艱難的巴黎求學生活
瑪麗在巴黎求學期間,經濟非常拮據,為了互不影響干擾,她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距大學較近的陰冷、破舊的小閣樓上居住,冬天寒風刺骨,而她只有一張薄薄的被子,晚上她只得穿上所有的衣服,然后在被子上壓上一條凳子,來抵御一個又一個寒冷夜晚。
她求學期間,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每日吃點水果,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穿著打了補丁的裙子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巴黎大學的求學生涯。
為了節省開支,她晚餐就吃一小把蘿卜和半磅櫻桃,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她免疫力下降。
有一次在課堂上她突然暈倒了,教授把她扶起來,帶回家中讓她好好休息。令教授沒想到的是,這個面黃肌瘦的小女生居然是數學考試第一名,后來居然還是諾貝爾獎獲獎者。
教授非常賞識這位天賦極高的才女。經他介紹,瑪麗和丈夫皮埃爾.居里相識。后來為了走進試驗,瑪麗通過了職稱考試,獲得了在巴黎大學實驗室做小助手的機會。
皮埃爾當時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科學家。他認識瑪麗前,皮埃爾對女性非常偏見,他認為女孩子是一種干擾物,是一種麻煩。后來通過工作上的合作及接觸,才發現瑪麗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傳奇女子,他深深被吸引住了。
值得慶幸的是:瑪麗在姐姐的幫助下,四年后,終于以優異成績順利畢業。拿到了物理和化學雙學位的證書。
瑪麗大學畢業后,決定回波蘭,當一名教師,并照顧年邁的父親。她把這個決定告訴了一起試驗搭檔的皮埃爾.居里。
四、科學探索之路上,和志同道合的伴侶比翼雙飛
皮埃爾.居里得知消息后,輾轉難眠,他終于鼓起勇氣找到瑪麗,請求她留在法國,向她表明愛意,并向她求婚。瑪麗其實也早就愛上了對方。愛情讓她留在了法國,也從此使她的生活完全發生了改變。
他們倆結婚后,互敬互愛,并繼續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瑪麗從此隨丈夫姓,變成了瑪麗.居里,后來,人們尊稱她為居里夫人。
居里夫婦的結合,是兩顆高尚靈魂的結合,他們就像兩顆璀璨的星星在科學界熠熠生輝。此后的11年里,他們夫婦兩全身心致力于化學元素的提煉研究。但那時法國一批科學家很是排擠他們,不斷嘲笑、打擊他們,“你說的鐳元素,倒是拿出來給我們看呀”。
于是,他們變賣家中一切的東西,在那間破舊的小閣樓上,經歷了45個月,幾萬次的提煉,
終于有一天,他們發明的鐳元素提煉出來了。1903年,居里夫婦倆榮獲諾貝爾物理獎。
當時法國知名物理家貝克勒爾也是獲獎者之一,他分去了一半的獎金。外界稱貝克勒爾是主要工作負責人,皮埃爾.居里是他的助手,瑪麗只是皮埃爾的小助手。
可事實卻完全相反,這個放射性元素研究,一開始就是居里夫人一個人提出來的,結婚后丈夫才加入一起試驗,而貝克勒爾只是其中一個助手而已。
居里夫婦以豁達的胸懷,不予計較。他們商量后甚至放棄了對提煉“鐳”的專利申請,放棄了億萬富翁的機會,而是把提煉“鐳”的方法公布于眾,無償捐給了法國。但命運之神沒能很好眷顧居里夫人,不幸在悄悄降臨。
出入成雙的一對科學家伴侶
五、痛失伴侶,繼續攀登科學高峰
獲獎3年后,1906年4月19日,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在路上被馬車撞倒,當場身亡。
那年,居里夫人僅僅39歲。摯愛的伴侶走了,留下她一人,獨自照顧9歲的大女兒,2歲的小女兒,還有年邁的公公。
此后的一年里,她一直陷入在巨大的悲痛中。居里去世后,他的學生郎之萬走進了居里夫人生活中,郎之萬和居里夫人每天在一起試驗研究,陪伴她從悲痛中慢慢走出來。倆人便情不自禁互相有了愛戀。不久,郎之萬起訴離婚失敗。
郎之萬妻子把這件事無限發酵捅到了各大媒體上。一時間,輿論淹沒了居里夫人,不知情的法國百姓對她各種辱罵、襲擊和砸窗,甚至法國科學家們也紛紛改變立場,聯名寫信指控她。
居里夫人的確沒有理由插足郎之萬的婚姻,但她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大概人經歷了就會成長吧,科學家也一樣。居里夫人此后的幾十年里,都是一個人孤獨生活。
而出軌的郎之萬,之后重新回歸家庭后,卻沒受到任何傷害。甚至之后他妻子公開同意他在外找情人。這該是多大的一個諷刺。
不久,一戰爆發。居里夫人為了資助法國政府戰爭,不惜變賣諾貝爾獎獎牌,購買戰爭債券。然后還關掉“鐳實驗室”,開始致力于X射線的研究。可遺憾的是,法國政府居然一度質疑她的愛心。
1914年10月底,她學會了X射線,不顧生命危險,親自開著車,帶上大女兒上前線,給士兵檢查身體,幫傷員取出彈片、盤殘片,拯救了十幾萬士兵。
士兵們都對這位傳奇的女子也心生敬意。
獨自撐起一片天
六、獻身科學,晚年凄苦
但居里夫人因為長期置身在輻射環境中工作,導致晚年的她,遭受各種病痛的折磨,她患上了嚴重的惡性白血病。于1934年,因病去世。
在她去世后,法國政府才給她頒發獎章,終于意識到承認她發明的X射線在醫學上擁有巨大的價值和意義。
終于沒有人再懷疑她獻身科學的熱情和偉大,這個世界也終于對她溫柔以待,人們也終于對她獻身科學的高尚品格肅然起敬。
她的好友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深以為然。
像居里夫人這樣杰出的女性實在太少了,她用勤勞、勇敢、智慧、堅持在滿是男性的科學家群體中,為女性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她的教育也使后代人才輩出。
這大概是前無古人,后幾乎沒有來者的。她在苦難中默默修煉,在曲折中執著奮起。
同時,她為科學獻身精神卻一度不被善待的遭遇,讓我不由得想起我們國家早年很多科學家在文革時期也遭受各種不公的待遇,以及現在各種網暴科學家的行為。
他們為改變我們的生活付出了畢生力量,愿人們從此都能對科學家溫柔以待。
頭條創作 @讀書的青橙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