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起在國內醫學界引起轟動的事件發生了。22歲的女兒借助母親的子宮成功生下孩子,這是國內首例此類案例。這一突破不僅是醫學技術的勝利,更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從醫學角度看,這體現了生殖醫學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為眾多有生育難題的家庭帶來了新希望。然而,在倫理道德層面,它也帶來諸多復雜問題,如代孕界限的模糊、親子關系的重新定義等。這樣特殊的生育方式,無疑將人們的視線聚焦到醫學進步與倫理考量的交織點上。
2015年11月20日,西安西京醫院的手術室外,幾位病人家屬正在焦急地等待著。
手術室里,一個是劉大剛的妻子楊華,一個是劉大剛的岳母。醫生正在給她們做子宮移植手術,把媽媽的子宮移植給楊華。
劉大剛和岳父在病房外時而走來走去,時而坐下抱拳沉思,兩人沒有語言交流,但是兩人心里最牽掛的人都在里面。
在此之前,這項手術在全世界僅有12例,中國一例都沒有。由于中國醫生沒有參考的案例,所以這次手術難上加難。
因此,這次手術的風險不言而喻,就算手術成功,后期楊華還會有排斥反應。
但是,哪怕有一線生機,她們都愿意試一試,母親為的就是能夠讓楊華今后像正常人一樣懷孕生子。
也許看到這里會有人說了,那以后楊華的孩子豈不是要在外婆的子宮里長大,這樣做是否有悖倫理呢?
還有人說,反正以后都是要孩子,為什么不讓外婆代替女兒妊娠呢?
更有人覺得,楊華太自私了,一點也不孝順。為了自己以后能懷孕生子,怎么可以要母親的子宮呢?萬一手術出點意外,豈不是要后悔終生?
那么,母女兩人為何要進行手術?楊華又遭遇了什么,讓母親毅然決定要把子宮移植給女兒?
這一切還要從2013年說起。
彼時,20歲的楊華正是美好年紀,如鮮花一般絢爛綻放,學業有成的她即將從護理學院畢業,可是一次身體檢查卻讓這朵花兒如經風霜。
楊華出生在陜西省安康,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從小楊華就是一個懂事又勤快的姑娘,常常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業上,楊華也是勤勤懇懇,最終不負眾望考上了大學。
這是一件大喜事,但是當媽媽的卻為孩子擔心起來。
因為本該在15歲左右,楊華就要和其他女孩一樣來月經,可是她遲遲不見動靜。剛開始家人以為是發育得比別人晚,沒有太放在心上。但是,現在這么20歲了,楊華還是一次月經也沒來過。于是楊華的媽媽開始擔心害怕起來。
為了查明白女兒為什么沒來月經,在2013年6月20日,楊華媽媽帶著楊華去了“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婦產科做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楊華父母如當頭一棒,差點暈了過去。
原來楊華之所以遲遲不來月經,是因為她先天就沒有子宮!
得知自己天生沒有子宮,楊華當場就淚如雨下,這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一個20歲的女孩沒有子宮,這讓她以后怎么辦!
沒有子宮,就代表以后楊華不能生孩子。在農村,結了婚遲遲不懷孕的女人,人們都會嘲笑她是“不會下蛋的母雞”,這以后楊華想要嫁人都是個問題。
其實,當時楊華已經有愛慕之人了,這個男孩叫劉大剛,是個沉穩內斂的男孩。兩個人是同學,一來二去就互相產生了好感。
楊華喜歡劉大剛,她不止一次暢想兩人美好的未來。自己穿上潔白婚紗,和劉大剛手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可是,現在一切都破滅了?!盎蛟S我不配擁有愛情吧。”楊華一邊回憶往事,一邊暗自神傷。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楊華想,或許這是自己最后能夠為劉大剛做的了。
但是,另一邊不明真相的劉大剛一頭霧水:明明前幾天兩人還如膠似漆,怎么今天楊華的態度這么冷淡了。一向溫柔的楊華開始對自己冷眼相對,躲避自己,肯定是事出有因。
于是,為了弄清楚真相,劉大剛決定去楊華家看看。
數九寒冬,大雪紛飛,風冷路滑卻沒有阻擋劉大剛的腳步。在楊華不知情的情況下,劉大剛就直接來到楊華家。
敲開門,看到楊華媽媽。劉大剛略有緊張的說:“阿姨,你好,我是來找楊華的。她這幾天都不理我了,我是真心喜歡她的,我知道她也喜歡我,但是我現在怎么也聯系不上她了。”
楊華媽媽這才明白原來劉大剛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孩子,這會兒楊華不在家?!?/p>
外面太冷了,楊華媽媽請劉大剛進屋里來說話。
剛坐下,劉大剛接著說:“阿姨,我知道沒有打招呼就貿然來登門拜訪有些不禮貌,但是她突然和我斷了聯系,我實在擔心。我能和她見一面嗎。有些話想要當面和她說?!?/p>
“她真的不在家,去朋友家了。這樣吧,等她回來,我幫你問問她是怎么想的。”楊華媽媽說道。
“好的,阿姨,謝謝您,那我就不打擾您了。”劉大剛起身離開。
等劉大剛走遠了,楊華媽媽把門關上,這時候,楊華從臥室里慢慢走出來。
楊華說:“媽,我不是故意躲著他的,但是只有這樣,劉大剛才能放棄我,以后找個身子健全的女孩結婚。”說著說著,楊華的眼淚就簌簌落下來。
20歲的美好年紀,如花似玉,面對真愛卻不敢接受,只能用這個方法狠心放棄。
看著梨花帶雨的女兒,媽媽一把摟住楊華,“好孩子,別難受了,醫學這么發達,應該有辦法的?!?/p>
“是媽媽對不起你,如果在懷你的時候,我好好照顧自己,多仔細檢查身體,或許你就不會這樣了,是媽媽對不起你,是媽媽的錯?。 ?/p>
也許是劉大剛的堅持感動了楊華,又或者是上天不愿意看到這對苦命鴛鴦分開,楊華終于同意見劉大剛,并且把自己難以啟齒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說給劉大剛聽。
聽了楊華的一番話,劉大剛內心隱隱作痛,說不上話來。原來自己心愛的人竟然遭受如此大的痛苦。為了讓自己幸福,楊華還隱瞞真相這么久。
袒露完心聲的楊華如釋重負,看著呆在原地的劉大剛,楊華心里早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準備。她知道:自己的愛情就這樣沒了。
可是,幾天以后,劉大剛再次不請自來敲開了楊華家的大門。
“阿姨,叔叔,我想好了,無論楊華什么樣,我都會和她在一起的。”
“我愛的是她這個人,就算現在有困難,我也會陪著她一起度過。一輩子遇到一個對的人不容易,我不想放棄!”
楊華的父母聽了劉大剛這一番話很是感動。但還是不放心的說:“大剛,你的心是好的,我們都明白,但是你要知道,楊華這個病一旦看不好,就是一輩子的事情?!?/p>
“就算你們想在一起,但是結婚可是一輩子的大事,你的父母能接受楊華嗎?如果后悔還來得及,如果以后真的成家再分開的話,傷害的就是我們兩個家庭?!?/p>
劉大剛說:“阿姨,您放心,我就是做好我父母的工作了,才敢來您這里的?!?/p>
“就算這病治不好,我們以后就不生小孩了,如果想要的話,到時候再領養一個。對外我會說是我自己的問題,不讓別人笑話楊華。放心,我會好好保護她的?!?/p>
看到劉大剛態度如此堅決,楊華父母很欣慰。楊華臉上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2014年,楊華和劉大剛繼續交往,兩人的感情也逐漸升溫。
楊華的媽媽來到西京醫院,她記得以前陪女兒看病時,聽大夫說起過“移植”的事,她想咨詢這件事的可行性。畢竟,這關系到楊華以后的幸福。
醫生給了楊華媽媽肯定的答復。
并且根據以前國外移植成功的案例,年齡最大的子宮捐獻者是一位61歲的瑞典婦女,楊華媽媽才43歲,子宮的狀態肯定更加好,進項移植手術是沒問題的。
從醫院回到家的媽媽很開心,見到女兒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但是楊華失落地說:“誰又肯捐獻寶貴的子宮呢?”
媽媽說:“傻孩子,醫生說了,媽媽的子宮就可以移植給你。”
孝順的楊華自然不同意,她寧可自己一輩子不生育,也不愿意讓母親冒這個風險。
媽媽接著說:“你看,我反正也生了你了,趁現在子宮年輕一些,移植給你,你還能有生孩子的希望,你這么年輕,媽媽可不希望你這一輩子孤單一人?!?/p>
“你如果真的孝順,就聽我的!”
一家人勸說無果,最終只好同意了母親移植子宮給楊華。
他們一起來到醫院,找到了負責子宮移植課題的婦產科主任陳必良教授,表示要嘗試子宮移植手術。
陳醫生在了解情況后,立刻向他們說明了子宮移植手術的倫理要求。
雙方供受完全自愿,且積極要求手術;供受雙方為母女關系,不存在利益糾葛;受者未來的妊娠來源受者與丈夫。
至于今后楊華孩子的問題,因為受精卵的組成來自于楊華和劉大剛,所以在血緣上就是他們的孩子,和用誰的子宮沒關系。
不過,接下來,他們還要面臨新的困難。
首先,就算做成了移植手術,楊華以后也不一定能夠懷孕。這項手術全世界僅有12例,最早的外國“添宮寶寶”誕生于2014年,中國則一例都沒有。
因為在中國來說,這項技術還沒有人實施過,所以是否能夠百分百成功,醫生也不敢打包票。
其次,楊華在接受移植后還要一直服用抗排斥藥物,這些藥物后期對胎兒成長有沒有影響,都還是個未知數。
最重要的是,因為技術有限,子宮移植僅僅是將器官的血管進行吻合,而無法連接神經系統。
所以,楊華就算懷孕,她可能也感受不到胎動等一系列妊娠反應。
雖然聽醫生說,子宮移植有種種困難,但是楊華和家人不畏懼,就算有一線希望,他們都要試一試。
2015年4月醫院通過了手術申請,由陳必良教授牽頭,成立了子宮移植手術的專家組。
而在另一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楊華和劉大剛結婚了。
2015年4月,西京醫院的專家們開始為楊華做將來的妊娠準備。
先是由生殖泌尿科室的專家為楊華做了準備接受移植的手術,然后進行了取卵,隨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為楊華和劉大剛準備了14顆受精卵進行凍存。
2015年11月20日,中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在西京醫院正式開始。
醫生在達芬奇機器人技術的幫助下對楊華和母親進行手術。
經過14個小時的奮戰,移植手術終于成功。
接下來的兩天,就要看楊華自己的造化了。
令人欣喜萬分的是,楊華的新子宮已經在體內成活,而母親也恢復好可以下床活動了,雖然失去了子宮,但是母親的健康沒受影響。
三天之后,醫院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也算是慶祝中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圓滿成功。
發布會當天,劉大剛滿含熱淚跪在岳母面前,感謝她為楊華做的付出。
那么接下來就要為楊華受孕做準備。
專家們從2018年6月13日開始,將先前楊華和丈夫準備好的冷凍胚胎放入子宮內,等待成形,經過4次失敗,終于在27號這天楊華成功受孕。
不過,畢竟不是自己的子宮,楊華身體還是出現了先兆性流產的癥狀,先后住了4次醫院才保住胎兒。
陳教授對楊華的情況認真分析,果斷采用了33+6的妊娠計劃,對楊華進行剖腹產,這才有了中國第一例“添宮寶寶”。
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陳教授驕傲地宣稱:
“這是中國首例‘添宮寶寶’,是生命的奇跡,是醫學技術的奇跡,更是母愛創造的奇跡!”
人們常說,母愛是偉大的。
的確如此,母親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
楊華的母親為了幫助女兒,毅然決定把一個女人最珍貴的器官移植楊華。母愛是偉大的,相信楊華有這么一位奮不顧身愛自己的母親肯定是幸福的。
此外,不得不由衷贊嘆,我們的醫學越來越發達了,醫學科技進步,也代表著以后會有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
最后,母親節臨近,也祝天下母親可以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關注@小江的情感觀分享真情實感正能量的故事,感謝您的喜歡和點贊。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