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曾存在一些惡名昭著的黑惡勢力頭目。所謂探討“哪位最厲害”以及“十大黑幫老大排行榜”,更多是基于過往特定時期一些影響較大的犯罪人物。這些黑老大憑借暴力、恐嚇等手段非法斂財,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侵害民眾權益。比如劉涌,其犯罪團伙在沈陽為非作歹多年;喬四在哈爾濱橫行霸道。但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推進、掃黑除惡行動的深入開展,這些黑惡勢力被連根拔起。如今,我們生活在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回顧過往是為了更珍惜當下,也彰顯法律對黑惡勢力零容忍的決心。
黑幫,是人們對于社會上不屬于官方性質的民間黑惡勢力的一種稱呼。人類形成文明,尤其是城市文明之后,黑幫也就產生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黑幫屬于民間的一種帶有自治性質的組織。它的出現,對公權對基層的影響兼具補充和破壞的雙面屬性,黑幫勢力既有可能危害公權,升級成為封建時代類似天地會,洪門,小刀會之類的會黨叛亂,犯罪勢力,也有可能與公權合作,成為公權方的合作者,互相勾結,魚肉百姓。
近代以來的中國黑幫人物,論能力和影響,最突出的當屬以下這十位。
1,舊時代的大佬
清朝至民國時期,中國黑幫的組織始終于洪門,青幫,袍哥離不開聯系。再加上清末長江沿岸,沿海碼頭等紛紛開埠,商貿發達,商品經濟得到刺激,帶來了大量的外商,進城務工的人員和尋求財富的機遇,再加上清末至民國年間政局不穩,治安混亂,黑幫得到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自然也讓一些人得到了發展土壤。
這些人中,論影響力和個人能力,要數青幫的杜月笙,王亞樵,袍哥會的范紹增最具有代表性,影響力也最大。
這其中的任何一位,都和當時的最高領導層有關聯。范紹增是四川軍閥,蔣,戴的座上賓,杜月笙也是如此,而王亞樵,更是同盟會成員和辛亥革命元勛,參加了二次革命討袁活動。后來更是創建斧頭幫(斧頭幫本身屬于青幫支系),多次組織刺殺蔣介石,宋子文等國民黨要員的活動。
1932年,他更是支持朝鮮義士尹奉吉刺殺了日本駐上海司令白川義則。王亞樵的能力和影響力,憑此可以穩居舊時代黑幫人物的前三之列。
而且從杜,范,王等人的經歷不難發現,近代真正堪稱黑幫大佬的人物,不只是打打殺殺那么簡單,他們不僅有馬仔,有組織,有巨額財富,大多還與政治人物交往密切,本身也有政治訴求,甚至本身就是政界和軍界人物,其眼界,財富和地位這是后來當代中國內地黑幫人物難以企及的。
2,港澳臺大佬
港澳臺地區和1949年以后的內地在社會文化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們保留了大量的舊思想,舊組織,換句話說就是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這些殘余往往以會黨的方式存在。
同時,來自日本,意大利等海外黑幫的運作模式也在這些地方形成了影響。因此,他們呈現出一種“土洋結合”,既有傳統會黨的組織機構,又有和歐美,日本黑幫類似“生財之道”的姿態。
且,他們當中的不少人會和政治勢力打交道,有的還有一些政治訴求,只不過受限于港澳臺的體量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他們的影響力已經不如清末和民國時期罷了。
這些人中,數臺灣竹聯幫的陳啟禮,天道盟的羅福助,四海幫的陳永和,香港和勝和的謝志成,14K的葛肇煌,新義安的向華炎影響力,個人能力最為突出。
陳啟禮是臺灣竹聯幫的創始人,老家在江蘇高郵,他在眷村長大,他在1958年上中學的時候就加入了成立僅一年的竹聯幫。隨后又在60年代帶著這個幫派從一個“校園團伙”變成了“街頭幫派”,并借著四海幫瓦解的機會發展壯大。
1968年,他被一眾人馬推舉為“大哥”,竹聯幫也從此時開始有了系統建制,不再是街頭混混。此后竹聯幫模仿日本山口組的運營模式,通過收取商家保護費,開辦企業,投資股票,賭場等方式賺了大量金錢。
陳啟禮在此期間也制造了多起大型黑幫火并案件。比如1968年,他率領十多人打退了擁有上百人的另一幫派牛浦幫,1970年制式手下在街頭下公然襲警,并殺死警察保護的“叛徒”陳仁。
陳啟禮也在此后得到了臺灣當局情治機構的支持,淪為其打手,一度成為臺灣最有權勢的黑老大。當然,他最出名的事情還是在1984年干掉了在美國寫作抨擊蔣介石,蔣經國的作家劉宜良,釀成了江南案,最終讓蔣家第三代人接替的可能破滅。陳啟禮在此后被判無期徒刑,出獄后退居二線,最終于2007年去世。
羅福助及其所屬的天道盟更有臺灣本土色彩,他創立天道盟之后,很快就將這個組織發展成擁有5萬多名成員的臺灣三大幫派之一,該組織不僅有好勇斗狠,打打殺殺一面,還積極介入政治活動。羅福助本人一度擔任臺灣所謂“立委”,并將黑道習氣帶到政壇上,公然動手毆打“議員”,并通過政治+黑道手段逼迫其競爭對手妥協,臺灣政壇上的“黑金政治”一詞就和該組織的活動息息相關。
他的兩個兒子也都從政。2012年以后,因為打擊力度增加,羅福助被通緝,據說他有可能在深圳一帶生活。
陳永和是臺灣四海幫的創始人之一,他們創立是四海幫很多人都有軍人背景,許多殺手甚至都是飛行員,軍官出身,因此組織性和戰斗力比當時很多黑幫都要強,四海幫也在其麾下成為了60年代臺灣第一大黑幫,而且他們還得到了臺灣當局情治機構的扶持,有權有勢。
陳永和還模仿國民黨組織,在幫會里設立“中央委員會”和各地委員會,處處模仿正規政黨組織。他和其它臺灣幫派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僅在臺灣犯案,還敢在大陸打打殺殺。1995年,他就曾約仇家在廈門會面,并在廈門制造大型斗毆,槍擊事件。
后來因為臺灣一清專案打擊,以及竹聯幫等發展,四海幫勢力大不如前,陳永和也在1996被人狙殺于街頭,其葬禮2萬的參加人數也破了臺灣的黑幫記錄。
謝志成,綽號“大哥成”,“老鼠成”,是香港和勝和的風云人物,在他麾下,和勝和各堂口一度成為了香港第一大黑幫勢力。他的巔峰是1997年與對手黃俊火并時,出動6000馬仔碾壓對手,后于2013年去世。
葛肇煌屬于香港14k的創始人,是國軍少將,該幫派早期受國民黨情治機構領導和扶持,有很多人都是特務出身,因此很能打,也有組織性。葛帶著他們一度成為香港第一大黑勢力,制造了九龍暴動,以洪門正統自居的他們一度在港澳擁有5萬成員。論影響力,1973年廉政公署成立以前,14k才是香港最強的黑幫。
向華炎和葛一樣,有國民黨情治機構扶持的背景,屬于新義安第二代領導,在他率領下,新義安在90年代一度擁有10萬成員,并在那時候超過了新義安,成為香港第一。香港餐飲業,酒店,汽車行業也多有他們的身影。
3,新時代內地黑幫
嚴格來說,中國內地從1949年到上世紀80年代之間沒有幫會組織,直到改革開放后隨著進城務工人員增多,90年代下崗潮,加上當時法律法規不完善,治安條件還不發達,因此產生了一大批具有黑社會組織性質的團伙勢力。
但與同時期港澳臺,以及近代黑幫相比,內地的黑社會團伙并不是以幫會形式聚集的,而是更像老板——小弟(雇員)這種模式聚集。他們聚在一起的主要訴求是獲得經濟利益,雖然其中有一些會與腐敗分子勾結,獲得保護傘,但絕大多數都沒有政治訴求,也不會參與和影響政治活動。
而且,這些人給人們留下的主要印象是好勇斗狠和暴力活動,許多被人熱衷稱為“黑幫大佬”的人物的屬性更像是純粹的暴力犯和“獨狼”,缺乏領導大型團伙的特征。他們和幫會黑幫的區別,就如同日本黑社會中對“山口組”和普通“暴力團”的分類一樣。在政治,社會界的影響力方面則更是微弱。
硬要在已經暴露的團伙中尋找一個代表性人物的話,恐怕四川的劉漢勉強符合這一檔位。
畢竟,這些黑幫組織中,劉漢是少數幾個手眼通天的程度能突破地市級的人。而且,不同于其他幫派純屬的“黑惡粗暴”形象,劉漢團伙層級,編制嚴格。
劉漢手中的漢龍集團不僅在國內股市,地產開發上賺的盆滿缽滿,還積極在海外拓展業務,一度在礦業領域成為了可以和巴西淡水河谷,必和力拓,力拓等相提并論的巨頭。
至于魏振峰,喬四等組織,既沒有政治訴求,也沒有達到地市級以上的手眼通天,也沒有類似幫會的嚴密體系,嚴格意義上屬于“黑惡團伙”而不是“幫派組織”,純亡命徒組織,上中國十大黑幫人物的名錄,實在是夠不著門檻。
畢竟,黑幫的低級層次是只會打打殺殺的街頭幫派,更進一級是有政治勢力掩護的暴力團伙,而更高一級的形勢是擁有政治影響力和政治訴求的團伙,黑社會做的大的人物,玩不了政治,得不到政治力量的加持,就算不上“大人物”。
參考資料:
1,2014.8.28-中國網-蔣介石懼怕的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 曾策劃刺殺汪精衛
2,2007.10.24-現代快報-揭秘“臺灣教父”陳啟禮的傳奇一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