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火肉生痰”是一句流傳已久的民間俗語,但其具體含義你真的了解嗎?從中醫理論來看,魚在中醫里多被認為是溫熱之品,過量食用易導致體內陽氣過盛,從而生火。而肉類,尤其是肥膩的肉類,不易消化,在體內易生濕聚痰。在現代營養學中,這也有一定道理,高油高脂的魚肉攝入過多可能引發健康問題。下面我們來深入探討其內涵。
1、魚和肉雖好,但不能食用過量,否則就會傷害身體。
2、魚生火,肉生痰是指魚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食用肉類食物后,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
3、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魚肉如帶魚、鰱魚、鱔魚等都屬于溫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魚生火”。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
4、而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魚屬于高蛋白質的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又缺乏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會使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出現問題,造成牙齦、黏膜出血等上火癥狀。
5、“肉生痰”并不是說吃肉過多就容易咳嗽生痰,而是說過多食用肉類食物后,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
6、肉類含有大量的脂肪,過量攝入容易引起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臨床檢查時常會表現為血液濃稠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這正是中醫痰瘀互結的一種客觀表現,也正是“肉生痰”的外在反映。此外,肉中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吃多了也會導致上火癥狀。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