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醫學領域,衄血是一個專業術語。衄血通常指非外傷所致的某些部位出血,常見如鼻出血、齒齦出血等。從中醫角度看,衄血與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相關,多因火熱上炎、迫血妄行,或陰虛火旺、損傷脈絡等引發。而西醫認為,它可能和局部炎癥、血液系統疾病等有關。了解衄血的含義,對認識相關疾病癥狀和成因有重要意義。
1、衄血,漢語詞匯,拼音是nǜxuè,解釋是鼻孔出血。亦泛指出血。
2、鼻孔出血。亦泛指出血。
3、其病因病機不外火與虛:肝火、胃火、風熱犯肺,熱毒內蘊、腎精虧虛,氣血兩虧等可導致衄血。一般因感受外邪所致的衄血起病急,病程短,多有外感表證,內傷所致者反之。治療當根據火之虛實及所病臟腑的不同而采用清熱瀉火、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益氣攝血等治法。治療不宜火灸,不宜發汗,用藥避免辛、燥、香、竄。衄血不止者,囑其安臥,勿情志過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予局部冷敷。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