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學習與閱讀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古文中含義不太明確的字詞,“不宜偏私”里的“私”便是其中之一。在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對這類字詞含義的探究需求也愈發旺盛。“不宜偏私”出自經典,而這里“私”字具體所指,不僅關乎對這一語句的理解,更涉及對其背后文化內涵的深度把握。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私”字在該語境中的準確意思。
1、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出自諸葛亮《出師表》。“私”的意思是指:自己人。
2、偏私,漢語詞匯,拼音piānsī,釋義指袒護私情,不公正。
3、出處:
(1)《尹文子·大道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
(2)《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母親極是慈愛,況且是小的一個,有甚偏私?”
(4)魯迅《對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風潮宣言》:“可知公論尚在人心,曲直早經顯見,偏私謬戾之舉,究非空言曲說所能掩飾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