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與各類文化語境中,“辭”這個字頻繁出現,但其含義豐富多樣,你真的了解“辭”的意思嗎?從漢語角度看,“辭”有言辭、文辭之意,如“修辭”“辭藻”;也有告別、辭退等義,像“辭職”“告辭”。在古代文學里,它還是一種文體,如《楚辭》。如今,明晰“辭”的不同意思,能助力我們更精準地理解文本、表達自我。
辭的意思辭的意思是什么:(1)(名)優(yōu)美的語言:~令。(2)(名)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楚~。(3)(動)告別:~行。(4)(動)不接受;請求離去:~職。(5)(動)躲避、推托:萬死不~。
辭的筆順是撇、橫、豎、豎、橫折、橫、點、橫、點、撇、橫、橫、豎。
辭字的筆順圖解
共十三畫
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辭字的筆順分布演示圖
辭的拼音為cí,部首為舌,結構為左右結構,注音為ㄘˊ,筆順編號為3122514143112。
辭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基本解釋點此查看辭的詳細內容
(1)(名)優(yōu)美的語言:~令。(2)(名)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楚~。(3)(動)告別:~行。(4)(動)不接受;請求離去:~職。(5)(動)躲避、推托:萬死不~。
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辭【卷十四】【辛部】訟也。從?,?猶理辜也。?,理也。?,籒文辭從司。似茲切文六重三說文解字注(辭)說也。今本說譌訟。廣韻七之所引不誤。今本此說譌爲訟。訩字下訟譌爲說。其誤正同。言部曰。說者、釋也。從?辛。會意。似茲切。一部。?辛猶理辜也。釋會意之恉。依小徐本訂正。
三、康熙字典
辭【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正韻》詳茲切,音詞。俗辭字?!杜逵劶吩唬恨o亂從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杜逵劶忿o、亂從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亂。(辭)〔古文〕?《唐韻》似茲切《集韻》詳茲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又《說文》訟辭也?!吨芏Y·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妒琛穯无o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又與辤同?!墩崱穮s不受也?!稌ご笥碇儭坊坠剔o?!吨杏埂肪舻摽赊o也。又謝也?!肚皾h·韓王信傳》溫顏遜辭。又別去也?!冻o·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四、辭典解釋
【辭】的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基本字義辭讀音:cí怎么讀:名詞辯訟的話。《說文解字.辛部》:「辭,說也」?!吨芏Y.秋官.鄉(xiāng)士》:「聽其獄訟,察其辭?!姑~敘述、說明的語言文字。通「詞」。??【組詞】:「言辭」、「措辭」?!兑捉洠缔o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名詞口實、話柄。??【組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朝廷固無辭以罪之也?!姑~文體名。起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屈原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漢人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為楚辭,后人因稱此類賦體文學為「辭賦」或「辭」。動詞告知。《周禮.夏官.太仆》:「王不視朝,則辭于三公及孤卿?!?jié)h.鄭玄.注:「辭,謂以王不視朝之意告之?!箘釉~推卻、不接受。??【組詞】:「推辭」、「辭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動詞告別。??【組詞】:「告辭」、「辭行」。《戰(zhàn)國策.趙策三》:「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動詞責備?!蹲髠鳎压拍辍罚骸笗x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使詹桓伯辭于晉。」晉.杜預.注:「辭,責讓也?!箘釉~解雇、解聘。參見「辭退」條。【辭】的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基本字義辭讀音:cí怎么讀:推卻、不接受。??【組詞】:推辭、辭謝告別、離開。??【組詞】:告辭、辭行、辭職敘述、說明的語言文字。通「詞」。??【組詞】:言辭、措辭、辭藻起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文體。內容多楚地方言及名物,以屈原為代表作家。漢人輯集屈原、宋玉等人相關的作品稱為《楚辭》,后人因稱此類賦體為「辭賦」或「辭」?!巨o】的解釋(來源:小字典)基本字義辭推讓。??【組詞】:「辭卸」、「辭謝」、「推辭」。避開。??【組詞】:「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道別。??【組詞】:「告辭」、「辭行」、「辭別」。解職。??【組詞】:「辭職」、「辭退」。言詞、文詞。通「詞」。??【組詞】:「言辭」、「措辭」??趯?、話柄。??【組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世:死亡。??【組詞】:「人已辭世,哭也無益?!罐o歲:除夕夜家人相聚團拜。
五、詳細解釋
名詞(1)(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2)同本義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善于辭案條教。——《后漢書·周紆傳》。注:“辭案猶今案牘也?!被实壅垎栂旅?,鰥寡有辭于苗?!稌涡獭?3)口供明清于單辭,無或私家于獄之兩辭?!稌涡獭窡o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辭布者?!吨芏Y·司市故書》。司農注:“辭布,辭訟泉物者也?!豹z辭無謀故者?!桨丢z中雜記》有詔即訊,辭服?!稘h書·趙君韓張兩王傳》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柳宗元《斷刑論下》(4)言辭;文辭安定辭?!抖Y記·曲禮》。疏:“言語也?!辈灰晕暮o。——《孟子》。注:“詩人所歌詠之辭?!鞭o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盾髯印ふ?。注:“說事之言辭?!庇詮V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司馬遷《報任安書》(5)又其次不辱辭令。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鳌に五ァ端蜄|陽馬生序》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妒酚洝でZ生列傳》(6)又如:辭色(言辭和容色);辭容(表情;面色);辭旨(言語或文章的主旨、含意)(7)特指政令之詞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三國志》裴松之注引(8)借口,口實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顿Y治通鑒》(9)又如:辭頭(說法;借口)(10)中國古代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體裁,也叫賦,或辭賦并稱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托焉。——梁啟超《譚嗣同傳》(11)又如:楚辭(12)古體詩的一種。如:木蘭辭動詞(1)說講使人辭于狐突?!抖Y記·檀弓》。注:“告也?!睙o辭不相接也?!抖Y記·表記》。注:“辭所以通情也。”無傷也,請辭于軍。——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2)辭別;告別朝辭白帝彩云間?!畎住对绨l(fā)白帝城》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呂氏春秋·士節(jié)》。注:“辭者別也?!钡┺o爺娘去,暮宿黃河邊。——北朝樂府《木蘭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畎住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3)又如:不辭而別;辭朝(進朝辭謝皇帝);辭世頌(遺書);辭年(辭歲。除夕之夜)(4)推卻不受以王父命辭父命?!豆騻鳌ぐЧ辍贰扒浣癞斖空剖?,不可不學!”(呂)蒙辭以軍中多務。——《資治通鑒》(5)又如:辭讓(推讓);辭不獲命(辭謝推讓而未獲允許)(6)審訊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喙獭稘h書·李廣蘇建傳》(7)遣去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蹲髠鳌忿o八人者,而后王安之?!蹲髠鳌は骞辍?8)解雇,免職。如:他被張老板辭了;辭館(辭去書塾的教職)
下面介紹下辭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于【辭】字的成語有:
班妾辭輦、悖言亂辭、卑辭厚幣、卑辭厚禮、卑辭重幣、辯口利辭、便辭巧說、不辭而別、不謀同辭、陳辭濫調、傳聞異辭、辭不獲命、辭富居貧、辭嚴誼正、辭致雅贍、辭金蹈海、辭不達義、辭不達意、辭簡義賅、辭巧理拙、
關于【辭】字的英語有:
epigram、dedicate、dictionary、expression、purple、quit、oration、hackneyed、
關于【辭】字的詩詞有:
《莫辭酒·勸君莫辭酒》、《舞曲歌辭。拂舞辭》、《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正月》、《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辭》、《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七月》、《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月》、《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關于【辭】字的組詞有:
陛辭、诐辭、畢辭、辭筆、貶辭、辭別、警策辭、察辭、諂辭、陳辭、讖辭、忱辭、逞辭、辭呈、騁辭、摛辭、楚辭、辭貌、
關于【辭】字的書法圖有: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我字的詳細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