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交流中,“酒囊飯袋”是個常見詞匯,常用來形容那些只會吃喝、毫無能力的人。它形象地將人比作裝酒的袋子和盛飯的口袋,凸顯其無用。那么,這個詞出自何處呢?它有著怎樣的起源故事?探究其出處,不僅能讓我們了解該詞的誕生背景,更能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下面讓我們一同探尋。
1、酒囊飯袋,漢語成語,拼音是jiǔnángfàndài,釋義是只會吃喝,不會做事,譏諷無能的人。出自《論衡·別通》。
2、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別通》:“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
宋·陶岳《荊湘近事》?:唐末馬殷據湖南,稱楚王,奢侈僭傲,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明·吳炳《西園記·冥拒》:這酒囊飯袋,真是草包哩!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一箇箇酒囊飯袋成何用,擄袖揎拳號俊杰,外貌兒模樣兒唓嗻。”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