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當今社會語境中,恃寵而嬌是一個常見卻又蘊含深意的詞匯。從字面看,它指憑借別人的寵愛而表現出嬌縱的狀態。這種現象既存在于親密的人際關系里,如情侶、親子間;也體現在職場、社交等領域。在心理學層面,這可能與個體的安全感、自我認知相關。那么恃寵而嬌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理機制和社會影響呢?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
1、正確的是“恃寵而嬌”。
2、恃寵而嬌,意思是仗著自己受到主人的寵信而驕橫不可一世,憑借別人所給予的恩澤和寵幸而驕橫。恃,依仗。寵,寵愛,寵信。驕,驕傲、驕橫。
3、恃寵而嬌,讀音為 shì chǒng ér jiāo,恃不能讀作“chí”,不能寫作“持”。聯合式結構成語,通常在句子中用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感情色彩。
4、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定公四年》:“無怙富,無恃寵。” 意思是沒有依仗財勢,沒有憑借寵愛。明代葉盛 《水東日記·奏彈內官善增》:“恃寵驕縱,勢熾日甚。”白話文意思是仗著自己被寵愛就驕傲放縱,這種趨勢更是一日勝過一日。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