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習俗里,“初伏餃子二伏面”是夏日飲食的經典搭配。初伏吃餃子寓意著福氣滿滿,二伏吃面條則有長壽健康之意。那么這兩道美食究竟該怎么做呢?其實,它們的做法有不少講究,從食材的挑選,到具體的烹飪步驟,每一步都影響著最終的口感。接下來,我們就詳細探討初伏餃子和二伏面的制作方法。
1、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2、準備食材:手搟面適量,里脊肉200g,榨菜50g,黃瓜半根,生抽1勺,甜面醬1勺,姜1片,蒜2瓣。
3、準備適量的手搟面。
4、將里脊肉切成肉絲,黃瓜切成絲,姜和蒜分別切成末。
5、鍋中燒水,水開后放入手搟面煮熟,煮的時間不易過久,不然面團容易發坨。面條煮好后,用清水沖洗兩遍后在水中浸泡,使面條迅速降溫,這樣面條的口感會更加勁道一些。
6、鍋中倒入少量油,油溫燒至5成熱左右,放入肉絲翻炒,將其炒制變色就可以了。
7、放入蒜末和姜末翻炒出香味,然后放入榨菜,用鏟子將其翻炒均勻。
8、加入生抽、甜面醬和半小碗清水,將其翻炒均勻。這里要不停的翻炒,避免甜面醬和肉沫變糊。
9、用大火收汁,湯汁即將收干后,關火盛盤就可以了。
10、將事先煮好的面條盛入盤中,上面放上黃瓜絲,最好再放上炒好的榨菜肉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