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白公館,是一處極具歷史意義的人文景點。它原本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后來被國民黨改為看守所。這里見證了無數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跡,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白公館的建筑風格別具特色,環(huán)境清幽卻又彌漫著凝重的氣息。如今,它成為了人們緬懷先烈、了解那段艱苦革命歲月的重要場所,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1、白公館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歌樂山,是一處緬懷英烈并讓人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跡。
2、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是白居易的后代,就借用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把自己的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jiān)獄。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但是它們又有所區(qū)別,白公館里關押的都是軍統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
3、1938年起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當作秘密監(jiān)獄。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皆被囚禁于此。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于此。原防空洞被改為刑訊洞。
4、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白公館大門終日關閉,從側面一小門進出,原儲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在院內墻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5、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
6、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今上海海事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即大家熟悉的小蘿卜頭)也被關押在這里。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于此。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隨著他慢慢長大,父母親努力為他爭取到學習的機會,在獄中,一邊隨同黃顯聲將軍刻苦學習文化知識,一邊不斷幫助獄中難友秘密地傳遞情報和紙條。然而,在解放前夕,特務們殘忍地殺害了年僅八歲的小蘿卜頭。
7、至解放前夕,關押的除息峰監(jiān)獄撤銷后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顯聲、許曉軒等二十余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鋕、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后等三十人。
8、1949年11月27日,軍統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僅20人脫險。
9、著名的小說《紅巖》便再現了監(jiān)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