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驚弓之鳥”這個詞,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驚弓之鳥”出自《戰國策·楚策四》,原指一只受過箭傷的大雁,聽到弓弦聲就嚇得掉落。現常用來比喻那些受過驚嚇后,遇到一點動靜就惶恐不安的人。在當今快節奏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不少人如同驚弓之鳥,面對各類壓力和挑戰時,變得過度敏感。下面讓我們深入探究其內涵與應用。
1、驚弓之鳥,漢語成語,拼音是jīng gōng zhī niǎo,意思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2、成語出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3、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4、近義詞:傷弓之鳥。
5、反義詞:初生牛犢。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