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浩瀚的古文化長河中,“人恒過”這句經典之言引發著無數人的探尋。“人恒過”出自《孟子·告子下》,那其中的“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從字面和常見釋義來看,“過”有過錯、過失之意,即人常常會犯錯誤。但深入探究,它還有行為越界、超出常規等含義。了解“過”的意思,能讓我們更好地領悟古人智慧,也能從中汲取人生的啟示。
1、過錯的意思。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的意思。
2、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原文(節選)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譯文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在內心里困惑,思慮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曉。
(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