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孔子思想中,“仁”占據核心地位。但怎么理解孔子的“仁”呢?“仁”是儒家倡導的道德準則與境界。從《論語》看,“仁”內涵豐富,既有“愛人”的情感關懷,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尊重;也有“克己復禮為仁”的自我約束,要求人們遵循社會禮制。在當代,理解“仁”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塑造良好人際關系提供寶貴借鑒。
1、孔子的仁是指一種最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來倡導,強調“仁”應體現于日常人倫的一點一滴之中。
2、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3、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