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一刻鐘”這個表述,但它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從時間概念來講,一刻鐘代表15分鐘。這一說法源于古代計時工具日晷與漏刻。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又分為八刻,如此算來一刻正好是15分鐘。如今,“一刻鐘”在生活里依舊被廣泛使用,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時間表達。
1、以前我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壺滴漏”。它是靠銅壺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后,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鐘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2、這是因為時間的計算都十分相似的緣故。 西方的計時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個小時,而我國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個時辰,另外我國古代還有一種叫做日晷的計時工具,它把一個時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據上面的分析來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計時方法中的十五分鐘。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