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歌的創作與品鑒中,“給詩加腰”是個饒有趣味的說法。那“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從傳統詩詞創作角度看,“腰”往往指詩中關鍵的、起到承上啟下或畫龍點睛作用的字詞、詩句。在互聯網語境下,也可理解為為詩增添獨特韻味、情感深度或藝術價值的元素。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給詩加腰”中“腰”的奧秘。
1、給詩加腰的腰是什么意思:詩句的中心字,讓詩句更優美,更傳神。這就是詩中的“腰”。全詩的詩眼。
2、給詩加腰的故事:
(1)蘇小妹在歷史上并無其人,但民間卻流傳著很多關于她的逸聞趣事。
(2)傳說有一天,蘇小妹、蘇東坡和黃山谷三人在一起談論詩句。蘇小妹說:“輕風細柳,淡月梅花。兩句中間各加上一個字,作為詩的‘腰’,成為五言聯句。”
(3)蘇東坡略加思索,隨即說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小妹說:“還算好。不過,這個‘腰’還不夠美。”黃山谷接著吟道:“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蘇小妹說:“是個佳句,但是仍然沒用上理想的字。”這時蘇東坡忍不住了,問:“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蘇小妹說:“兄長的‘搖’‘映’二字,確實寫出了柳的動態和月的皎潔,但山谷公的‘舞’‘隱’,要略勝一籌。因為‘舞’是模仿人的動作,把柳的姿態反映得更形象;‘隱’是夸張寫法,使月的皎潔更突出。而我要說的是:‘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聽了,一起鼓掌稱贊,說:“妙極”。
(4)蘇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擬人化更準確,既寫出了風的輕微、柳的纖弱,又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態,所以比黃山谷的“舞”更生動得體。“失”字,也比“隱”字更傳神,它準確地寫出了月、梅融為一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