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作為一種極具影響力的災害性天氣,常常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挑戰。許多人或許會好奇,寒潮一般出現在一年中的哪些季節呢?實際上,寒潮主要出現在秋末、冬季和初春這幾個時間段。秋末時節,氣溫逐漸下降,冷空氣開始頻繁活動,為寒潮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冬季自然是寒潮的高發季,此時冷空氣勢力強盛,一旦爆發,便會帶來劇烈的降溫、大風等惡劣天氣;初春時,雖然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冷空氣仍有“余威”,偶爾也會有寒潮來襲。了解寒潮出現的季節規律,能讓我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降低其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寒潮是每年都會來襲的冷空氣,已經到了2020下半年,很多人都擔心寒潮什么時候來,又會持續多久。那么,寒潮一般出現在一年中的哪些季節?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吧!
寒潮通常會在一年的深秋,冬季和初春出現,由冷空氣入侵引起的溫度下降一天會超過10攝氏度,最低溫度低于5攝氏度,這種冷空氣爆發稱為寒潮過程。
寒潮發源于新地島以西洋面上、新地島以東洋面上以及冰島以南洋面上。根據中央氣象臺的統計,95%的冷空氣通過西伯利亞中部地區(70°?90°E,43°?65°N)并積聚在此。 該區域稱為關鍵寒潮區域。
它主要發生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因為該地區靠近寒潮源,并且受到寒潮的強烈影響。寒潮是強冷空氣的快速入侵,會引起大規模的劇烈降溫現象,并伴隨著強烈的風,雨,雪和冰凍而造成災難。
入侵我國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極,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爆發的冷高壓。這些地區大部分位于北極地區。冬天,很長時間沒有陽光,到處都是冰雪覆蓋。留在這些區域的空氣團似乎躺在一個大型天然冰窖中,變得越來越冷和干燥。當這種冷空氣積聚到一定程度,并且氣壓升高到遠高于南方時,就像洪水堆積在高山上一樣。只要有機會,它就會泛濫并傾瀉到南部較低的氣壓中,形成寒潮。
寒潮的形成通常主要是由北極,西伯利亞,俄羅斯和蒙古向南噴發的冷高壓引起的。 這些地區大部分位于北極地區。 冬天,很長時間沒有陽光,到處都是冰雪覆蓋。 留在這些地區的空氣質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干燥。 當這種冷空氣積聚到一定程度時,空氣壓力增加到比南方高得多時,就像洪水堆積在高山上。 只要有機會,它就會泛濫并傾入南部,那里的壓力較低,形成寒潮。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