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美食中,清水煮蝦以其鮮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備受青睞。然而,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困擾著不少烹飪愛好者:清水煮蝦是用開水還是冷水呢?這一選擇可直接影響到蝦肉的口感和品質。用開水煮蝦,能迅速鎖住蝦肉里的營養成分,使蝦肉較快成熟,保持鮮嫩;用冷水煮蝦,蝦則能在逐漸升溫的過程中充分受熱,味道或許會更均勻。到底哪種方式才是最佳選擇?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為你揭曉清水煮蝦的正確打開方式。
蝦子有河蝦和海蝦之分,有很多種類的蝦子,都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吃的食物。用清水煮蝦可以說最能保證原汁原味,能感受到蝦肉原有的清香。如果用清水煮蝦的話,那么一定要等水熱了之后再放進去,不要和涼水一起煮,這樣就會增加蝦子的加熱時間,營養也更容易流失。等蝦肉變紅、蝦尾彎曲就可以放鹽調味之后撈出。
煮蝦時,應將蝦盡可能在水煮沸后放入鍋中,這樣可以直接燙熟蝦,并在3-5分鐘后撈出即可。蝦煮熟后,皮膚會慢慢變紅,尾巴會卷曲,這時候撈出即可。如果是冷水入鍋,則蝦在加熱過程中會經歷掙扎的過程,這將破壞蝦的營養成分,肉質筋道也會減少,并且烹飪時間不易控制,蝦容易煮老。
可以放鹽,但是放鹽的時機很重要。
很多人會在放蝦之前先放鹽,但這種做法是做粗的,鹽溶解在水中之后,將導致蝦變老并鎖定魚腥味。實際上,在烹飪時只需在水中放入幾片生姜以去除魚腥味即可,當鍋中的水溫達到一定程度的熱量時,添加新鮮的蝦并煮約10秒鐘,然后添加適量的鹽即可。等蝦尾彎曲,蝦肉變紅,就可以撈出來,蘸著醬料吃,味道特別不錯。
蝦子的嘌呤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每100g蝦子含有137mg的嘌呤,在食物里面嘌呤含量算比較高的,所以痛風患者和尿酸高的人要少吃或者不吃,痛風發作期更有避免食用。如果吃了蝦后,那么就要更換其他肉類。 蝦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可以代替肉類并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 如果在不減少肉類攝入量的情況下吃蝦,那么嘌呤的攝入量很容易被超過,這不利于控制和穩定尿酸水平。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