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點,其氣候狀況備受關注。處暑一般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天氣逐漸由炎熱向涼爽過渡。從氣溫來看,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氣溫開始呈下降趨勢,白天雖仍有熱度,但早晚的溫差明顯加大。在降水方面,處暑后雨水量也會逐漸減少,雷暴活動不像之前那般頻繁,不過部分地區可能還會有“秋老虎”天氣,出現短期回熱現象。了解處暑一般的氣候特點,不僅能讓我們提前做好生活與出行的準備,也有助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合理安排,對于把握自然規律、適應季節變化有著重要意義。
夏季暑熱難耐,特別是有的地方氣溫會達到40℃的高溫,那個時候出門就會像燒烤一樣,在家則要一直開著空調,不然就是蒸桑拿。特別是三伏天的時候是一年當中夏季當中最熱的時間段。三伏天結束之后,我們會進入處暑節氣,處暑是出暑的意思,意思是出暑熱,離開暑熱。所以處暑節氣之后氣溫會有轉涼的趨勢。那么處暑一般是什么氣候呢?
一般來說,處暑節氣時的氣候特征是白天炎熱,早晚寒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處暑,平均溫度通常比立秋要低約1.5℃。 偶爾的時候,八月下旬的華南西部可能連續三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這影響了雜交水稻的開花。 而華南地區的處暑基本上仍受夏季風控制,因此又是還會出現華南西部最高溫度高于30℃,華南東部最高溫度高于35℃。
處暑節氣之后,氣溫會慢慢下降,開始向涼爽天氣過渡了。但不會立馬降溫,中間還會有短期回熱的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老虎,而處暑節氣正好在秋老虎的時間段內,所以處暑節氣后還是有一點點暑熱的。處暑是第14個節氣,處暑也叫出暑,意思就是出了最暑熱的時候,通常在公歷8月22~24日,而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定,但通常在公歷8月~9月之間。
酸味具有濕潤肺收斂的功能,秋天需要的是保護肺陰。因此這時不吃或吃少辣的燒烤食物,包括辣椒、花椒、肉桂、姜、洋蔥和葡萄酒,尤其是姜。這些食物很熱,在烹飪過程中會失去很多水。特別是在高溫結束后,天氣開始干燥,會加劇秋燥對人體的傷害。
處暑節氣早晚溫差較大,不僅要注意保暖,還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多的冷食。因為秋天即將逐漸來臨,此時人們很容易患上一些常見的疾病,所以在飲食中最好多吃一些暖和的食物,這對身體很有好處。
“秋瓜壞肚”,有些美味的瓜大多是陰冷的,吃太多會損害脾臟和胃,所以要少吃。但有些水果可以吃得更多。例如,梨能潤肺,能祛痰咳,是秋季最推薦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僅有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可以預防腹瀉。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