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了廣泛關注,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它被列為致癌物這一事實。那么,幽門螺旋桿菌為什么是致癌物呢?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的細菌。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當它進入人體后,會在胃黏膜上定植、繁殖,引發一系列炎癥反應。長期的炎癥刺激會使胃黏膜細胞發生病變,增加患胃癌等癌癥的風險。而且,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毒素還會損傷胃黏膜的防御機制,讓胃部更容易受到其他致癌因素的影響。深入探究其致癌原因,對我們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至關重要。
幽門螺旋桿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們在去醫院體檢的時候,像抽血這類常規項目中就包含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內容。最近,幽門螺旋桿菌更是被美國新增為8種致癌物之一。幽門螺桿菌是多種胃病的病原體,如果感染這種細菌的話,會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會發展成為胃萎縮和胃癌。但是它非常頑強,可以抵過胃酸的消滅,所以我們不能忽略它的影響。
幽門螺桿菌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幽門螺桿菌(簡稱Hp)主要棲息于人體的胃和十二指腸。它是多種胃病的病原體,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罪魁禍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胃癌第一類致癌物。它定居在人體的某個部位,生長繁殖后代。它是唯一能夠在胃的強酸性環境中存活的細菌。它在胃中猥瑣發育,可通過分泌物損害胃黏膜甚至肌肉層,引起胃炎和胃潰瘍、消化性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不過,幽門螺桿菌顯示陽性并不意味著您將來會患上胃癌,它只是胃癌發病的一個環節,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但任然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HP感染率與不同環境因素相關性調查研究》,幽門螺桿菌(Hp)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占全球自然細菌感染的50%以上。近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發布了第15版致癌物報告,新增8種致癌物,而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被列為明確的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有報告顯示,一半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癌癥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研究表明,被它纏住的人患胃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6倍。據統計,我國每2人中約有1人攜帶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40%~60%。在我國,每年約有 160,000 人死于胃癌。
用公筷公勺盛飯菜可以有效阻斷幽門螺桿菌的口口傳播。同時,定期對餐具進行煮沸消毒(每次20分鐘),也可以清除殘留在餐具上的幽門螺桿菌。
避免吃太燙的東西,尤其是火鍋燒烤,可以有效保護胃黏膜,增強胃黏膜的抵抗力。吃蔬菜和水果時要清洗去皮,不要喝生的冷水,也可以限制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飯前便后洗手,夫妻性交前清潔口腔。這些好習慣可以防止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對于容易感染的人,建議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