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時空伴隨者”這個詞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引發了廣泛關注。很多人都好奇時空伴隨者是怎么查出來的。簡單來說,這主要依托于強大的大數據技術。通信運營商會運用手機信令數據,對手機用戶的位置信息進行精準定位和分析。當一個人與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在特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產生交集時,比如在14天內,與他們的手機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范圍通常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系統就會將其判定為時空伴隨者,并通過大數據篩選查出來。了解這一查詢機制,能讓我們更清楚疫情防控背后的科技力量和工作邏輯。
時空伴隨者是通過手機號監控出來的大數據,只要和密接人員在同一個空間停留了十分鐘以上就會有這個身份的標志,所以很多人都納悶都沒出門怎么就是時空伴隨人員了,具體可以看看趣丁網帶來的介紹吧!
時空伴隨者是一個防疫概念詞匯,當個人的電話號碼與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范圍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此時,個人的綠色健康碼就會變成帶有警告性質的黃色碼,并被系統標記為“時空伴隨”者。
“時空伴隨者”實際是指在戶外開放空間,同一基站、一定距離范圍內,有過規定時長,比如說10分鐘以上軌跡碰撞的手機號碼,定義為可能暴露的時空伴隨。
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你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
1、時空伴隨風險人員應立即向社區報備;
2、三天內進行兩次核酸檢測,兩次核酸檢測間隔應在24小時以上;
3、獲得核酸陰性結果前,請居家不要外出。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