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交流與閱讀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馬首是瞻”這個成語,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馬首是瞻”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原句為“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其本意是作戰時士兵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方向,現在多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意追隨某人。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詞匯儲備,更能在閱讀古代文獻、欣賞傳統文學作品時,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探究“馬首是瞻”的起源、用法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應用。
“馬首是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馬的行為,當馬群前進時,它們會抬頭看前面的馬頭,以便跟隨它們的步伐。“馬首是瞻”意味著人們會追隨或依賴那些在他們看來是最有權威或最能帶領他們走向成功的人。
希望這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