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千古名句,總能在清明時節勾起人們的無盡情思。這句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在晚唐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詩作風格獨特,兼具清新自然與深沉感慨。“清明時節雨紛紛”出自他的《清明》一詩,短短二十八字,就勾勒出一幅凄迷感傷的清明圖景,生動展現了行人在細雨中的惆悵心境,也讓此詩成為傳頌千古的經典之作,而杜牧也憑借其卓越才華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凄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3、《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