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學習與交流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成語,“應接不暇”就是一個較為常用的成語。但很多人可能只是大概知曉它的意思,卻難以精準闡述,在實際造句時也會犯難。那么,“應接不暇”確切的意思是什么呢?它又該如何正確造句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究一番,深入了解這個成語的內涵,并通過實際的造句示例,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它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
1、應接不暇,漢語成語,讀音為yìngjiēbùxiá,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發,使人應接不暇”。
2、釋義:從山陰道上走過時,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使人眼花繚亂,看不過來。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3、造句有:來的客人很多,主人有點應接不暇;節日里,我家的客人很多,一天到晚應接不暇;山路兩邊的美景讓人應接不暇;車窗外,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撲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十一”旅游的人特別多,車站的工作人員應接不暇;他家世代都在成都,逢年過節,十行俱下應接不暇;火車外的風景讓人應接不暇;這么多事情急待辦理,真讓人應接不暇。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