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為中國古代詩壇的璀璨巨星,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生于公元712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一生歷經唐朝由盛轉衰的巨變,其詩作真實記錄了那個動蕩時代的社會風貌與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他的詩歌風格沉郁頓挫,情感真摯深沉,藝術造詣極高。像《登高》《春望》等經典之作,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不衰。杜甫的創作不僅展現了他卓越的文學才華,更體現出他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的偉大情懷,對后世詩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杜甫(公元712年2月12日~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2、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