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作為中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擁有著獨特且迷人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承載著基諾族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基諾族的風俗習慣,不僅能讓我們領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更能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究基諾族在居住、飲食、服飾、節日等方面的習俗特點,全方位為您介紹基諾族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一同感受這個民族的獨特風情。
1、男穿白色無領對襟棉布上衣,衣背后繡有圓形彩色光芒圖案,下穿寬大的棉布白褲;女子頭戴披風式尖頂帽,上穿對襟無領無扣鑲有7色紋飾的短褂,胸前有刺繡精美,綴有圓形銀飾的三角形貼身衣兜,下穿黑白刨相間、鑲邊的短裙。基諾族主食大米,佐餐的食物主要是婦女采集的野菜、野果和菌類及其自產的蔬菜瓜果。肉食以牛、豬、狗、雞為主,男子獵獲的動物也是肉食的主要來源。基諾族的房屋建筑過去是“干欄式”的竹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逐漸以牢固、不易失火的木柱石基瓦頂“竹樓”,代替不結實又不利于防火的茅草頂竹樓了。
2、基諾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婚前戀愛自由,婚后很少離異,過去仍保留著某些對偶婚和群婚殘余。基諾族的青年男女舉行“成年禮”之后,即取得了談戀愛的資格。在勞動中對歌,并用樹葉為信約定相會的時間地點;待兩人情投意合后,即可同居。一般是在生了第一個孩子后才舉行婚禮。舉行婚禮時,必須長老親臨。新娘婚后5日歸家,過幾天才返回男方家長住。
3、基諾族的喪葬一般實行土葬,挖獨木為棺,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墳冢。死者生前的全套生產、生活用品,作為殉葬品,富者還埋入一銅鍋銀子。墓表搭蓋竹樓,內設竹桌,死者家屬每天到竹房獻飯3次,祭供1—3年,然后拆竹房。由于公共墓地很少,又不能隨意擴大,故基諾族有在前人墓穴中埋入新棺的習俗。孕婦、精神病患者死亡,實行火葬。基諾族夫婦不合葬。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