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與學(xué)習(xí)中,“泛濫”這個詞并不少見,但它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從字面理解,泛濫原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淹沒了周圍區(qū)域,呈現(xiàn)出一種水勢漫延不受控制的狀態(tài)。后來,其含義得到了延伸,常用來形容事物大量地、不受限制地出現(xiàn)或傳播。比如信息泛濫,就表示信息過多、過度,使人難以篩選和分辨。在生活里,我們會頻繁接觸到這個詞,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泛濫一詞豐富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1、泛濫是漢語詞語,拼音fànlàn,亦作“氾濫”、“泛濫”。“氾”與“泛”意思相同,兩字的“聲符”是互為異寫。“氾”或“泛”的本義是“水量因溢出而減少”,轉(zhuǎn)義為“溢出”。“濫”指水位超過警戒線(古代的水位警戒線用藍色顏料標示)。故“氾濫”或“泛濫”的詞義均為:大水漫溢。
2、引證解釋:
(1)大水漫溢。《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
(2)比喻不好的事物。艾蕪《漫談三十年代的“左聯(lián)”》:“訂出許多條條框框,必然導(dǎo)致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就會泛濫起來。”
(3)波動;波動貌。《楚辭·九章·哀郢》:“凌陽侯之泛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4)浮游于水上。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奄息總極氾濫水嬉兮,使靈媧鼓瑟而舞馮夷。”
(5)謂博覽而浸其中。宋蘇軾《策總敘》:“自漢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wù)射策決科之學(xué),其言雖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6)廣博;廣泛。宋蘇軾《復(fù)改科賦》:“彼文辭泛濫也,無所統(tǒng)紀;此聲律切當(dāng)也,有所指歸;巧拙由一字之可見,美惡混千人而莫違。”
(7)指泛泛;籠統(tǒng)。姚華《論文后編·目錄中》:“銘不得曰志,然泛濫言之,則志亦包銘,而其為式,或志與銘并用,或用其一而已足,此又古今之變也。”
(8)廣泛流行。明葉子奇《草木子·雜俎》:“元初法度猶明,尚有所憚,未至於泛濫。”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nèi)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fù))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chǎn)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