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古代文化的長河中,“左遷”是一個常見卻易被誤解的詞匯。很多人看到“左遷”,或許會單純認為與方位之“左”有關。實際上,“左遷”有著特定含義。它并非是簡單的向左遷移,而是指官員被貶職。在古代,以右為尊,“左”便有了降職之意。在諸多詩詞、文獻里,我們常能看到“左遷”一詞,比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這句詩中,就暗藏了“左遷”之事。那么,它為何被賦予這樣的意義,背后又有怎樣的文化根源呢?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左遷”的具體含義及其背后蘊含的古代官場文化。
1、左遷,降低官職,即“降官”。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
2、《漢書·周昌傳》:“左遷”,顏師古注:“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宋·戴埴《鼠璞》:“漢以右為尊。謂貶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居高位為右職。”后世沿用之。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