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這個充滿浪漫與詩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被稱作七姐誕。它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與古老傳說。在民間傳說里,七姐是天上織布的仙女,心靈手巧,能織出絢麗多彩的云霞。七夕這一天,人們認為是七姐下凡的日子,為了紀念她,便有了七姐誕的說法。同時,這一天年輕女子會向七姐“乞巧”,希望能獲得像七姐一樣的聰慧與巧手。這種習俗流傳下來,讓七夕節(jié)不僅是情侶相聚的佳節(jié),更與七姐誕緊密相連,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與美好寓意。
1、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2、起初的乞巧節(jié)并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jié)首先是女子的節(jié)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3、據(jù)《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為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4、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后丟枚小針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到了明清,七夕節(jié)又演變?yōu)椤捌吣飼保褪怯善呶还媚镅s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面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于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游人評賞,然后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nèi)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chǎn)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